目前我們學習漢字發音可以使用拼音,那在古代只是口口相傳麼?

董釗851

問題其實就是在古代如何給漢字注音。有兩個常用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同音字注音。其實就是用一些常見字來標註生僻字。比如麂,音同幾。

第二種方法是切音法。有些生僻字的發音不常見,沒有常見字與它同音。這個時候就使用切音法。比如張,扎央切。用兩個字的讀音來標記一個字。現在一般的理解是取前一個字的聲母,和後一個字的韻母。古代的時候沒有這種觀念。實際上是將兩個字念得快一些,同時將中間的音發的弱一些,這就是切音字的讀法。


zyb38537240

古代有自己的拼音和注音系統,即便是近代漢語拼音也有漫長的發展過程

中國最早的注音成文體系,是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由陸法言牽頭編纂的《切韻》,把漢字分為195個韻部,每個韻部裡的同音字又歸在一起,用“反切”注音,所謂“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標註第三個漢字的讀音,如“抓”,標註為“珠窪切”,意思是珠和窪連起來讀就是“抓”的讀音。至於語調,則分為平、上、去、入四聲,韻部中平聲、上去聲和入聲分別歸類。

唐玄宗時,孫愐修改《切韻》,編纂《唐韻》,標註每個字的釋義,使得《廣韻》成為一本簡單的字典,流傳範圍擴大。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出現了第一本官方修訂的注音成文體系類書《廣韻》,將漢字分為206韻,包括平聲57韻,上聲55韻,去聲60韻,入聲34韻,每個字用反切和同聲字來標註讀音,如“抓”,會標註為“珠窪切,音‘撾’”,這樣更精確,也更容易讓大多數人看懂,這套體系一直沿用到清代編纂《康熙字典》。

就在唐宋之交,出現了“三十字母”和“三十六字母”的說法,將全部漢字的讀音用三十或三十六個常見字標註出來,這是首次出現“字母”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出現了“等韻圖”,方便讀者快速查找漢字的讀音。

到了清代修編《康熙字典》,古代注音體系達到頂峰,同一個漢字會用幾種不同注音體系來說明標註,如“裘”,康熙字典裡分別標出《唐韻》、《集韻》、《正韻》、《韻會》裡的反切標註,然後說“音‘求’”。

不過古代漢字注音系統有明顯的缺點:對一些學識淵博的人毫無必要,而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可能因為連反切和標註同音的三個漢字也不認識,而仍然不知道讀什麼音,且不同韻書標註的反切也不一定一樣,容易產生混亂,如“裘”,《唐韻》標註為“巨鳩切”,《集韻》卻標註為“集尤切”。

1867年,英國劍橋大學中文講師威妥瑪發明首套使用羅馬字母的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其特點是以當時他們最熟悉的“廣府話”為基準音,使用大量送氣符號,1912年,英國駐華外交官翟斯理改良威妥瑪拼音,取消了送氣符號,並使其儘量適應更多漢語方言。翟斯理方案流行了較長時間,如今仍然在少數地名、老商標和電報簡稱中可以看見。

由於威妥瑪拼音和其改良版本系外國人編制,且以方言為基準音,並不十分適應20世紀中國漢語普及注音的需要,所以當時的中國人“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繼續沿著傳統的反切標註道路發展,另一方面則嘗試自己的羅馬字母拼音方案。

第一條路是民國元年(1912年)在章太炎清末於《民報》上啟用的“紐文”、“韻文”方案,由教育部制訂推廣的,1908年正式頒佈,1930年改稱“注音符號系統”,是民國時代漢字的官方注音系統。這套系統的特點,是由37個(聲母21個、介音3個,韻母13個)“有點像漢字但又都不是漢字”的符號表示聲母音和韻母音,然後將表示聲母音和韻母音的符號拼在一起標註出漢字的讀音。

這套注音系統標註音準確,便於推廣,尤其適合編寫字典,因此直到今天在許多字典詞典上都仍然保留了注音符號(可以翻翻自家字典的最後幾頁)。但它的缺點是需要死記硬背每個毫無意義的注音符號,不必要地增加了學習壓力和推廣難度,民國時將注音符號列入小學必修課,尚能推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取消了必修,注音符號在大多數字詞典上的地位也就變得聊勝於無,許多“70後”和“80後”倒是曾經藉詞典後的注音符號表,去玩當年“臺漢化”版的老遊戲,如需要用注音符號拼寫輸入主角姓名的《金庸群俠傳》等。

第二條路也是從清末民初開始的,先後出了許多套各具特色的方案,直到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才正式頒佈了《漢語拼音方案》,1979年1月1日起,除了個別特例,人名、地名等使用傳統威妥瑪拼音注音譯音的也改為漢語拼音注音,同年6月15日聯合國所有漢語文件的注音都改用漢語拼音方案規定的版本,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7098號文件確認以中國漢語拼音方案為漢語注音標準,自此漢語拼音方案成為標註中文讀音的標準化方案。


陶短房

其實古代也算是有“拼音”的,主要用的是反切法,就跟我們上學的時候,用漢字給英語加“拼音”一樣。

所謂反切,就是用兩個認識會念的字,取第一個的聲母,取第二個的韻母,拼合起來就行了。

反切法流行於東漢末年,盛行於唐宋各代,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佈之前,反切法一直被作為漢字注音的主要方法普遍使用。

自古中國人都是一上來就識字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就是做這個的,孩子們都是先由老師帶著,認識一些基礎的漢字,由淺入深,逐漸的認識整個漢字系統的。


市井新自媒

這個問題沒水平。拼言就不是口口相傳了嗎?不然你怎麼知道“a”是怎麼讀的?

口口相傳沒什麼丟人的,只是在本民族遭受衝擊的時侯,文明表現的比較脆弱。大家上過中學的肯定知道都德的(最後一課)。

事實上在沒有外來影響的情況下,語言會保持原貌很好的。但人類文明是個共同體,幾乎不可能互相不影響。所以語音才變來變去。有沒有拼音一樣變。


飛揚46644226

中國自秦始皇開始,書同文,規定了統一的文字,句式和語法,這樣天南海北只要用文字就能溝通,各地各級官員可以想朝堂彙報工作。

但是由於古代地理的侷限,加之交通閉塞,大部分情況下,各地方方言各不相同,甚至一些地區出了這個鄉,發音就不同。

所以古代人學習的漢字發音,首先是沒有標準的是通過口口相傳,用方言的形式表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