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徹底開放金融業務場景,科技立身策略又將有何後效?

作為金融科技的領軍人物,螞蟻金服本月陸續展開新動作。先是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開放花唄,這味著螞蟻金服的所有金融產品均實現了開放。緊接著螞蟻金服又與光大銀行、光大科技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數據共創實驗室”,助力其完成數字化轉型。

螞蟻金服徹底開放金融業務場景,科技立身策略又將有何後效?

一系列開放動作,標誌著螞蟻金服已經明確以科技為本,與傳統金融機構共生的開放性定位。

這家於2014年成立金融科技公司,以“從小微做起,只對小微的世界感興趣”為宗旨,一直在致力於打造開放的生態系統,為小微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螞蟻金服徹底開放金融業務場景,科技立身策略又將有何後效?

其實螞蟻金服如今能夠擁有估值高達1500億美元的規模,並非一蹴而就。可以說,它的江山是在互聯網科技與傳統金融的磨合交融中,一磚一瓦建立起來的。

絢爛的一筆從支付寶那裡開始書寫,2004年支付寶日交易量達到8000筆,傳統金融機構也無法協助處理這對當時來說簡直是天價的交易數值。於是,一向敢創新的馬雲再度擼起袖子自己幹,將支付寶從淘寶網分拆,轉而成為獨立的支付平臺,這也標誌著第三方支付從此崛起。

螞蟻金服徹底開放金融業務場景,科技立身策略又將有何後效?

早期支付寶作為第三方支付的標杆性平臺,就十分注重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在2008年,支付寶與建行合作推出了支付寶信貸服務,淘寶賣家只要符合信貸要求,就能夠申請並獲得最高十萬的個人小額信貸。

13年餘額寶上線,同時也意味著第三方支付平臺已經與基金、保險公司等展開合作,豐富了線上場景。隨著支付寶、餘額寶等日益壯大,枝葉愈加繁茂,螞蟻金服順勢成立,旗下擁有支付寶、支付寶錢包、餘額寶、招財寶、螞蟻小貸等品牌。

螞蟻金服徹底開放金融業務場景,科技立身策略又將有何後效?

如果說成立之初,螞蟻金服尚且還在科技與金融之間搖擺不定,隨著支付寶引領的大量創新,科技的分量越來越重了。支付寶為螞蟻金服成為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奠定了堅實基礎,這家金融科技公司逐步打磨技術,開放技術。

早在2015年,螞蟻金服就啟動了“互聯網推進器”計劃,預計在5年內幫助超過1000家金融機構實現轉型升級。螞蟻金服摒棄一般互聯網公司試圖建立“閉環”的習慣,將自己所擁有的數據、技術、平臺開放共享,與金融機構共同探索全新業態。

由此可以看出,金融科技對傳統金融機構並不存在壓迫性,更多的是通過技術以及互聯網渠道,把金融產品的生產過程從內生環節變成了一個外化過程。

螞蟻金服徹底開放金融業務場景,科技立身策略又將有何後效?

相信只有像螞蟻金服這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市場,賦能金融機構等合作伙伴,才能共贏一個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