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黃土高原貧困村,今日全國文明民俗村,簡直是“世外桃源”!

昔日黃土高原貧困村,今日全國文明民俗村,簡直是“世外桃源”!

農民自編自導的大型原生態實景劇《高高山上一頭牛》

  • 改革開放前:吃不飽、穿不暖

  談起改革開放之前那段艱苦的歲月,上了歲數的村民深有感觸。69歲的當地村民高良懷回憶道:“早在上世紀60~70年代,村裡組織統一勞動生產,糧食平均分配,吃的是高粱糊糊,土豆還不夠吃。因為除了上交國家的公糧外,還需留下明年的種子,農民自己還在餓肚子。黃土地本來產量不高,還存在出工不出力的現象,嚴重挫傷村民的積極性。不夠吃的還需國家的救濟糧。穿的是村民自發染得灰布、藍布。出行全靠步走、人背。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是實實在在的貧困村。”

  • 改革開放後:不愁吃、不愁穿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國策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措施。1981年,是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步改革進入高潮的一年。如果說1978年到1980年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農村改革是局部的、自發的過程,那麼從1981年起,農村改革便形成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浪潮,且成效顯著。改革開放初期,村支書高東明回憶道:“那時候村集體土地剛剛分包到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也就是單幹,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一下子調動起來,開始種植穀子、高粱、玉米、紅棗、黑豆、土豆等,政府部門還鼓勵村民種植棗樹,產量逐年向好,村民的飲食也好了起來,不少農民因此解決了溫飽問題,並逐漸富起來。”

  村民高振月是1992年上任村支書,他說:“當時的條件逐步好轉,農民手頭上有了錢後,開始成片修整石窯,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隨著通村公路的建成,農副產品得到了流通。村民外出務工掙錢後,可以吃上白麵了。紅棗種植業鼎盛時期,這裡的每家每戶年賺上萬元。有條件的家庭,還有了電視機、三輪車,可以說是‘不愁吃不愁穿’了!”

  • 走進新時代:新生活、新跨越

  昔日黃土高原貧困村,今日全國文明民俗村。近十年來,赤牛坬村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2009年開始,在“總設計師”高永東的帶領下,時任村支書高賀小組織村民開始修葺廢舊窯洞、圍牆,新建文化廣場,建設民俗文化博物館,硬化村級道路,拓寬生產道路,修建村委辦公室、超市、食堂。“到2015年,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觀,村民由外出務工到返鄉務農,家家吃上白麵、大米、豬肉、饅頭,三輪摩托車和小汽車開始流行,村民的各項幸福指數顯著提升。”據該村現任村支書高建茂介紹,“2011年民俗博物館建好後,就逐漸有了遊客,2015年我們把博物館進行了承包,旅遊公司開始銷售門票,飯店也逐漸盈利。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媒體朋友的宣傳帶動下,赤牛坬逐漸小有名氣,我們也積極完善基礎設施,提高管理水平,修建停車場,打通沿黃路,開設農家樂,編排表演節目,發展特色農副產品,建立養殖場、擴大種植規模等。現在逢年過節,我們都會安排節目表演,每週週末也有演出,吸引了全國各地遊客前來觀看,讓這裡成為了黃河岸邊的‘世外桃源’。”

  談及新時期赤牛坬村的展望,高建茂信心倍增,“近期有四大目標:第一,打通村級道路與沿黃公路的‘最後一公里’,修建橋樑與涵洞,方便遊客和村民的出行。第二,打造整村博物館,讓每位遊客到每家每戶都能體會到陝北民俗特色與創新。第三,建設一條從停車場到村裡的隧道,隧道內的佈局要彰顯陝北農家特色,讓遊客體會到赤牛坬村的神奇與魅力。第四,著力打造民俗文化特色旅遊,創新節目表演,帶動手工加工業、農副產品的銷售,壯大農家樂,完善旅遊設施建設,讓遊客體驗到陝北的風土人情。我們要全力打造中國美麗鄉村旅遊新名片,讓赤牛坬村村民過上好生活。”

昔日黃土高原貧困村,今日全國文明民俗村,簡直是“世外桃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