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评论—心机篇(四)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珠宝,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珠宝和鱼眼睛各代表什么红楼梦的读者自然深有体会,美与丑之间贾宝玉用最简单的比喻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界定。珠宝的天真烂漫与鱼眼珠子的心机世故,这就是贾宝玉对姑娘和婆子的不同看法,或许前者更让人感受的是本性使然的那种心地单纯善良,而后者是生活磨练后的种种阴毒险恶让人心生厌恶。难怪马东说作者把女孩儿一个个写死,就是不想让一个珠子变成死鱼眼。

红楼梦人物评论—心机篇(四)

李嬷嬷

虽是宝玉的奶娘,对宝玉也算是尽心服侍,但是心中的妒忌和猜忌不是女孩儿那般一时兴起,而是由来已久的怨恨积累而成,这才是婆子和女孩儿性情的最大区别。我们知道袭人和晴雯再怎么闹,首先至少局限在两人之间,不会轻易牵扯其他人;其二,相互不会诬陷,特别是晴雯最不喜欢猜忌,要有理有据;其三,不会过分的辱骂对方;其四,闹过之后俩人关系照常要好,不记仇,这才是心地单纯之人的脾性。但是我们看看第二十回李嬷嬷是怎么骂袭人的:

1、“忘了本的小娼妇!” 开口就是一句辱骂;

2、“我抬举起你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不分青红皂白,也不管袭人是否是病了没起来,直接扣了高帽子;

3、“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进一步污蔑,不管是不是事实;

4、“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贬低袭人身份,夸大袭人的“胡作非为”;

5:“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最后再来一个威胁和警告。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可见李嬷嬷此次对袭人当场发飙的怨恨由来已久,只要抓住机会马上展开攻势。李嬷嬷不想着怎么安排好宝玉的饮食起居,每天花着心思盯着哪个丫头在宝玉面前“妆狐媚子”,而且倚老卖老的伺机实施打击和排挤,这就是婆子们最为基础的一个共性。

红楼梦人物评论—心机篇(四)

周瑞家的

单独的伺机实施打击和排挤这样太暴露自己,就如李嬷嬷的言行一出就马上被宝玉回呛,让李嬷嬷更是生气无计可施,还落得他人说她“老糊涂”,所以如何在中间暗中架桥拨火,还能不伤及自己,这才是耍心机中的高手。我们来看看周瑞家的在第七十一回是怎么做的,整个过程会让读者体会一个婆子的心理阴影面积可怕到了什么程度。

尤氏的随身丫鬟在荣国府和婆子吵了几句,惹得尤氏不高兴有点小怒,此时的周瑞家的“忙的便跑入怡红院来,一面飞走,一面口内说:气坏了奶奶了,可了不得。”看到这个“飞”字,如果不知道内情还以为周瑞家的只是“专管各处献勤讨好”而已,但是周瑞家的没有平息此事,还稍有点煽风点火的味道:

1、“如今惯的太不堪了”;对下人胆敢冒犯尤氏表现出惊讶;

2、“偏生我不在跟前,若在跟前,且打给他们几个耳刮子,再等过了这几日算帐”,继续夸大此事本应有的愤怒;

3、“这还了得!”,继续加深对冒犯尤氏的不可饶恕;

4、“这事过了这几日,必要打几个才”,引导后事处理方式:“打”;

5、“等过了事,我告诉管事的打他个臭死”,继续引导;

6、“这两个婆子就是管家奶奶,时常我们和他说话,都似狠虫一般”;进而在凤姐面前煽风点火;

7、“奶奶若不戒饬,大奶奶脸上过不去。”挑唆凤姐;

红楼梦人物评论—心机篇(四)

最后凤姐说“记上两个人的名字,等过了这几日”再处理,注意凤姐明明说“等过了这几日”,而且周瑞家的先前也表示“这事过了这几日”“等过了事”等等,但是一等凤姐发话周瑞家的一转身“巴不得一声儿”立刻就行动起来,为什么周瑞家的会这么积极的处理此时呢?原来周瑞家的心里有个心结:“素日因与这几个人不睦”。就这10个字,就可知一开始周瑞家的就不是为了尤氏,更不是为了荣国府的好坏,就是为了报复某人,只是想借机利用尤氏和凤姐俩人来发泄自己的私欲,“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急迫性就体现了一开始的那个“飞”字上,想想都可怕。

最后搞的凤姐和邢夫人矛盾升级的时候,周瑞家的又在哪里呢?所以婆子和女孩儿的区别就在这里,我们第一眼根本看不清婆子的最终目的在哪里,更可怕的是这个最终目的或许就是一把正刺向自己的一把刀,而自己还不知,还在为整个过程拍手叫好,连凤姐这种精明的人都能中招,平常女孩儿还能躲得过?

本来还想聊聊王善保家的,不过和周瑞家的一样,都是善于暗中动手脚,把婆子最阴暗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这里不多赘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