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住宅庫存連續下跌33個月 機構稱預售證管控有鬆動

近兩年樓市去庫存效果顯著,全國百城住宅庫存連續下跌。

截至2018年4月底,某研究院監測的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43386萬平方米,環比減少0.7%,同比減少7.9%。

不過,鑑於庫存的降低,有些城市預售證的管控有所鬆動。2018年4月份,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新批准預售面積為4182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4.8%,同比增長5.5%。

“4月份房企推盤節奏有所加快,這有助於購房者獲得更多的選房機會。相對一季度嚴厲的預售證管控,目前部分城市確實有“開閘放水”的供應策略。”嚴躍進表示,不過部分樓盤若藉機漲價,那麼也容易招致新一輪的管控。

值得關注的是,據統計數據顯示,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去化週期降至10.3個月,相比3月份的10.5個月有所下滑。在100個城市中,有20個城市的存銷比大於16個月,此類城市去庫存壓力依然較大;有25個城市的存銷比位於12個月-16個月之間,此類城市的去庫存週期相對適中;有55個城市的存銷比小於12個月,此類城市的去庫存週期相對偏小。

在去庫存週期偏高城市中,環京區域部分城市庫存較高,消化週期較長。真實情況在於,此類城市庫存量其實已經很小,但是新房交易非常低,這樣容易帶來去庫存週期偏高的“假象”。從其他城市來看,都市圈周邊的三、四線城市存銷比較小,比如說南京都市圈中的揚州、馬鞍山和滁州(等。

從橫向對比來看,三、四線城市的存銷比下跌較為明顯。當前數值也是2010年以來的月度最低值,即三、四線城市的去化週期創9年新低。以丹東為例,2017年落實了較為積極的去庫存政策,庫存狀況一直在改善,目前已經出現了連續9個月去庫存週期變小的現象。歷史上丹東的去庫存週期最高達到63個月,目前僅為13個月。而三、四線城市去庫存速度加快的背後,是棚改等政策釋放出的強勁購買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