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青年人才应该如何突破成长困境

本土青年人才应该如何突破成长困境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快速壮大,我国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海归潮愈加汹涌,为我国原有的人才生态结构带来了深刻影响。同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实施,高校纷纷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造成国内人才流动加剧。

以上这些因素,构成了当前国内新的人才成长坏境。在这一新环境下,本土青年人才应该如何突破成长困境,实现自我的快速成长?

圆桌

主 持:

特邀嘉宾:

●严纯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

●赵淳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张国伟(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

●胡正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当前,在以“海归潮”和“挖人潮”为代表的新的人才“大环境”下,您觉得本土人才的成长“小环境”是越来越宽松了,还是更加“严峻”了?为什么?

严纯华: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之所以会出现“海归潮”和“挖人潮”,恰恰说明了我们国家与各单位对人才的高度重视。近些年,随着国力的日益增强,我国逐渐成为汇聚人才之所和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的高地。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渴望已经成为“刚需”,各地各方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首先都是“人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等教育实力较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匮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人才,所以需要大力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借以弥补我们自身人才培养能力的不足。目前,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不仅要引进海外人才,并且要更多地培养和使用好我们本土的人才。

我们常说,“是金子就会发光”。我认为,目前的人才竞争环境对本土人才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将逐渐大于挑战。我个人认为,某些政策在以往的背景下对吸引国外留学人才归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如果逐渐趋于标准一致的话(如“青年千人”不限于国外留学经历等),将有助于青年人才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特点和水平选择最合适的求学深造路径,更有效地助力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当下,无论国家还是高校,衡量海内外人才的天平已经开始趋向平衡,简单以留学背景论人才的考量机制正在逐渐被更为理性的人才观所取代。

张国伟:

当前,无论是从国际、国内,还是从政治、经济、环境等各方面来讲,中国整体的发展形势都是向上的态势。在引进人才方面,“千人计划”等政策的实施,也起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因此,以前的“出国潮”逐渐变为“归国潮”,不仅有大量留学生回国工作,也有一批国外有志于做科学工作、社会工作甚至文艺工作的人希望到中国来。

但我们也要承认,归国人才的情况不尽相同,有真正回来做事的,也有少数是浮于表面的,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对本土人才来说,一方面,借由归国人才所带来的前沿知识和新鲜空气,他们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同时,在本土人才与归国人才的共处、磨合中,彼此双方的思想、学术、作风等可以很好地结合、相互促进,这对双方的发展都是好的。但另一方面,从物质到环境再到声誉等,各方面待遇上的差异,也确实会造成本土人才心理上的一些不平衡,甚至是忧虑和压抑,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束缚。

在我看来,引进人才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各方面的待遇上,要尽量做到归国人才与本土人才合理、适情的平等与平衡,从而使双方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

本土青年人才应该如何突破成长困境

多年以来,所谓“海龟”与“土鳖”的比较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您觉得在现阶段,本土人才相较于外来人才,最大的优势在何处?我们该如何对此加以充分利用?

严纯华:

作为一名“土鳖”,我始终鼓励有志从事基础研究的学生尽可能出去学习和交流,学习先进科研方法和前沿技术,感受国外的科学文化,从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拓宽眼界,进一步夯实基础。实际上,随着国内高等教育和研究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们自己也开始培养出了一大批科研素质好、创新能力强的本土人才,我相信今后还将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我认为,本土人才若能强化自己的国际化交流能力,始终盯住国际研究前沿,掌握学科发展走向和规律,他们的优势会更多地体现在对国情、对民生、对国家需求的了解方面,当然,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助力他们发展的保障。也就是说,本土人才在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中更容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可以更快、更精准地找到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和个人职业理想的契合点,从而达成多方的共赢。

因此,我们在本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中,不仅要关注专业技术能力的养成,还要引导本土人才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国家战略、政策和方针中发现自己研究的突破点和发展机会,能够更深刻地树立“四个自信”,从而使自己的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同频共振。

张国伟:

本土人才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国内环境的熟悉,包括国情、人们的生活习惯甚至大政方针等,都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也就是说,他们的优势是比海归人才扎根更深一些,但是长期单一环境的局限性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长久以来,我们的民族传统和生活状态不同于西方,近年来,虽然随着网络的发展、东西方的交往、知识的爆炸和迅速的交流传播,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必须承认,本土人才在学术研究和交流方面往往不够活跃、开放。

以前,本土人才在国际交往中因为外语水平差而受到影响。然而如今,这种障碍基本上已经被解除了。除此之外,本土人才与外来人才各有各的特长和优势。而且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点。

比如,现在这批年轻人正成长在一个快速发展且急需各种人才的时代。中国在经历了历史上多年的灾难之后,现在正在强大起来,如果年轻人有志气的话,就应该有发自内心的力量,为国效力,而海外人才的归国也正是想着报效祖国,共同为国家作贡献。

为此,本土人才和外来人才都想在科学上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特别是现在要大力创新,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发现、促进新发展,推动国家的重大进步,这就是他们的共同点。

赵淳生:

以前,本土人才接触外界的东西相对较少,所以比较封闭。然而,现在已经不一样了,特别是最近十年,出国很容易,与国际交流很多,本土人才也不再像过去那么封闭,再加上他们对国内的了解,所以成长很快。但有些归国人才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摇摆,待遇优厚,责任感却不高,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当前,国内大部分科研团队的“新鲜血液”基本都是由“海归”“本土人才”和“国内引进人才”三部分组成,作为科研团队的带头人,您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协调三者的关系,发挥他们的最强合力?

张国伟:

这一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于他们要有共同的目标,形成合作的团队,有共同的科学前沿方向、主攻的科学难点。此后,大家要各司其职地完成各自的目标任务,各个任务之间相互密切配合,做到真正的团结合作。否则,结果必然导致这几部分人才不能真正地相互协调,关系也就不会融洽、包容。

有了这样的目标,不同的人才才能够融洽地协调到一起,发挥出最强合力,攻破科学难点问题。

我认为,在共同的大目标下,本土人才不要自我封闭,而是要锻炼自己的毅力,要有自信,坚定自己的志向。中国在历经百余年的磨难后,现在已经开始变得富起来、强起来了,我们也应该在这个时代发挥作用,国外归来的人才也应该在这个大时代下为国效力,作出贡献。唯有这样,本土人才和外来人才才能够拥有合作的土壤。

在同一个大前提和大目标下,一切问题都能解决。每个人不但要发挥个人的作用,还要配合群体,各个方面都要结合起来,不管是留学回来的人才,还是本土人才或者外国人才,大家都要有一个一致的大方向,为科学发展作出贡献,为中国发展作出贡献。

胡正寰:

我认为,人才是多方面的。举例来说,在我们的团队里,有四种人在起着关键作用,谁都无法替代。

第一种是研究人员,这是必需的;第二种是工程人员,他们主要解决工程落地的实际问题,这个工作是研究人员所不擅长的;第三种是技术工人,比如要做一个特殊、复杂的模具,科研人员有思路和想法,但怎么把它做出来,就需要靠技术工人了;第四种是大量的博士生、硕士生,他们主要负责一些前期的实验、基础研究工作。

总的来说,这四种人围绕着我们的项目开展工作,最终取得成果,大家缺一不可。

回到问题中提到的科研团队组成上,我觉得,“海归”“本土人才”和“国内引进人才”也都是需要的,关键在于大家是否能够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分工合作。

本土青年人才应该如何突破成长困境

近年来,国家已经多次出台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您认为还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帮扶力度,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才,尤其是本土青年人才的成长?

严纯华:

近些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可以说,随着我国的人才战略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我们的青年人才培养已经进入“快车道”。

当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条件下,我们还要下更大的气力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和造就优秀青年人才。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中,都已非常明确地指出了青年人才成长的路径和保障措施,当下最重要的是切实使中央的要求和国家的政策落地。各方面都要认真在实践中思考和探索,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完善体制,真正用宏伟事业感召人才,用良好环境凝聚人才,用优质服务吸引人才,用合理待遇激励人才;如何以更大的魄力创新人才政策,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使青年人才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赵淳生: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讲,要加强对本土人才的重视,出台一些新政策。针对现在本土青年人才面临的问题,比如房子问题、车子问题、小孩上学问题等,国家要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其次,不管是国内人才还是国外人才,都要平等对待,尽量消除本土人才的心理失衡。

胡正寰:

当前,国家出台的一些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政策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我们团队有一位青年教师,已经在团队工作了六七年,到现在房子、车子都没有,生活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希望国家能针对青年人才出台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在其申请公租房的时候提供一些便利。

同时,在人才评价方面,当前的一些政策对青年人才来说也并不宽松。比如,评职称还是要看发了多少论文。我认为,这方面一定要改,应该出台政策,引导青年学者踏踏实实地做科研、做教学,把高新技术落地,教出优秀的学生,而不是整天扑在论文上。

本土青年人才应该如何突破成长困境

故 事

某西部高校教师每隔三五年就换一所院校,最近一次跳槽,校方支付给他6000万元科研经费,上一位东家投入的2000万元科研经费就此闲置,围绕他组建的科研团队也被迫解散。这位教授在40多岁时评上“长江学者”,如今已是第三次跳槽。

点评

● 胡正寰:

如今,大家都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人才是第一资源。而且,我国现在要从大国变成强国,人才也是很关键的。但在人才考核上,却不能唯学历、唯资历,这些都是“帽子”。

我觉得,青年人还是应该踏踏实实、理论落地、坚持实践,尤其是有些项目并非一两天或者一两年能够完成的。比如,我从1958年开始从事零件轧制技术研究工作,到现在做出一些成绩,用了整整六十年时间。

频繁跳槽,其实并不利于成长。

● 赵淳生:

当前,高校里“跳槽”的事儿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但我觉得,跳来跳去,最终不仅会伤害学校的感情,对他们自己来说,也不会有好处。

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人,在一所普通院校里,用了好多年终于评上了“长江学者”,本来发展应该会很好,但刚评上没多久,就跳到了一所国内顶尖高校。可是在那里,他并没有得到重视,也没有再出什么厉害的成果,发展平平。

毕竟,顶尖大学里人才济济,人家未必会专门给他提供各种条件,相反,在原来的普通院校里,却可以享受天时地利人和,快速成长。

观 点

“尊老托青”是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它体现了传承和创新。青年人才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相的提携和竞争。对于年轻人来说,成长最大的压力是“同行”之间的压力。同龄人,尤其是同行之间的竞争和提携,在人的一生中都会非常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杨卫

目前,高校人才引进名目繁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称号过多、过滥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不少青年科技人才戴上了镣铐。

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对于类似的人才计划、人才称号等申报、评选不要重复去搞,为科技人才营造一个潜心研究的清净环境。同时,青年科技人才自身对于同等量级的人才计划等不应耗费太多精力,不要戴那么多“帽子”,应潜心做研究,而对于更高量级的人才计划等可以去申报,以提升自己。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

作为一个青年科学才俊,不仅要潜心科研,还要在各个方面发挥正能量。中国的科研环境不仅空气新鲜,还是非常温暖、健康的。所以,站在国际的舞台上代表中国的青年科学家们,希望你们伸开双手,大口呼吸中国的新鲜空气,充分发挥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努力成长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

青年科技工作者既要志存高远,也要脚踏实地。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工作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苦干才会有成果。成长是有过程的,是要付出的。做科研工作,团队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在科研工作中要有合作精神,互相借鉴、互相学习。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

《中国科学报》(2018-05-29 第12版 特刊,《山重水复后 柳暗花明时 ——本土青年人才如何“现实化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