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王朝之五:北伐」
司馬氏勉勉強強在江東站住腳跟,雖然並不穩當,司馬家的子孫一邊享樂,一邊與各地土豪士族切磋,一時間倒也平穩。
東晉以王、謝、桓、庾四大家族最為活躍,但他們對北伐的態度並不統一,相互制衡之下,司馬氏對北伐這一千秋大業也是能混則混,比起戰爭帶來的高風險,不如享受當前的安寧。
公元317年,祖逖北伐,朝廷只給了一丁點士兵,意思差不多就是“你想打就去打吧,打輸了朝廷的損失也不大”,祖逖還真的打贏了,朝廷又當心功高震主,開始壓制祖逖。
公元346年,桓溫北伐,大家族出手就是不一樣,第二年就把北方的成漢滅掉了,朝廷震動,馬上讓桓溫的死對頭殷浩出來壓制桓溫。
公元356年,桓溫再次北伐,直接把故都洛陽收回來了,建議遷都洛陽,以表示司馬氏收回中原的決心,遭到江東士族們強烈拒絕,大家在建康玩的挺開心的,跑到前線洛陽幹嘛呢!
牛逼的桓溫也看出來司馬家膽小如鼠,根本就是偏安一隅,怎麼辦?那只有取而代之,再實現北伐大業了。
桓溫開始為篡位做準備,在持續積累戰功的同時,逐步控制朝廷,把當朝皇帝司馬奕廢掉,改立更順眼的司馬昱,司馬昱死後又立司馬曜,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司馬家的子孫好好當了一把傀儡。
看到時機差不多成熟,桓溫要求司馬曜賜給自己九錫,這差不多就是讓司馬曜禪位的意思,當時朝廷上其他士族也確實拿桓溫沒辦法,怎麼辦?一個“拖”字訣。
王謝兩家出馬,謝安和王坦之找各種藉口延遲“賜九錫”的時間,差一點改寫歷史的桓溫還真的經不住“拖”,居然病死了。
司馬家這才得以苟延殘喘,當然,也只是殘喘而已,很快就要斷氣了。
最後的結局怎樣,由誰給司馬家蓋上最後一塊棺材板?且待下回分解……
閱讀更多 三分鐘簡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