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區馬街司法所人民調解工作紀實

情理疏導暖人心

近年來,隴南市武都區司法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高度重視人民調解工作,充分發揮基層人民調解工作在處理矛盾糾紛中的重要作用,切實維護群眾利益,成功化解矛盾糾紛,為確保當地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2年3月,因下雨等多種原因,國道345線K100+600至760處路邊外坡沉降,致使武都區馬街鎮馬街村一社群眾李某甲、李某乙、王某某三戶群眾房屋受損,受害人李某甲等三戶群眾多次找公路管理部門理論、調解。由於賠付金額差距較大,損害雙方各持己見,互不相讓,調解難度很大,影響此段道路長時間無法維修與維護,致使交通運輸非常不便。

針對損害雙方矛盾的焦點問題,馬街司法所牽頭鎮調委會諮詢相關專業人員、律師進行案例討論分析,組織了村“兩委”成員和調解員多次進村入戶實地查看了房屋受損情況並詢問了左右鄰居事發當時的情況,制定調解方案。調解員根據相關專業人員、律師進行案例討論分析意見和實地查看了解的實際情況,確認李某甲等三戶群眾的房屋受損確屬國道345線K100+600至760處外坡垮塌沉降所致,公路管理段應當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雙方在馬街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多次調解下,李某甲等三戶群眾同意了調委會的調解建議,公路管理段也誠懇地向李某甲等三戶群眾及其家屬表達了歉意,雙方本著互諒互讓的原則,自願達成協議。2018年4月8日,李某甲等三戶群眾共同來到馬街鎮調委會調解室同公路管理段負責人簽訂了調解協議書:公路管理段向李某甲賠付人民幣5萬元,於公路管理段維護修補國道345線K100+600至760段時給付50%,待工程完工付清50%;公路管理段向李某乙賠付人民幣10萬元,於公路管理段維護修補國道345線K100+600至760段時給付50%,待工程完工後付清50%;公路管理段向王某某賠付人民幣5萬元,於公路管理段維護修補國道345線K100+600至760段時給付50%,待工程完工後付清50%。調解協議簽訂完畢後,調委會協助雙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了司法確認,以賦予人民調解協議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