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饭礼”——蒙古人的这项神奇传统了解一下

文/卢佳鑫

提起烧饭,大家脑子里的画面可能是这样的……

“烧饭礼”——蒙古人的这项神奇传统了解一下

但是,今日要讲的蒙古的烧饭礼,可不是关于做饭炒菜的。烧饭礼,其实是一种焚烧酒食来祭祀祖先的礼仪。

在北方民族契丹、女真和蒙古都有“烧饭”的礼俗。《大金国志》记载:“其祭祀饮食之物尽焚之,谓之烧饭”。 在叶奇子《草木子》记载:“元朝人死,致祭曰烧饭,其大祭则烧马”。“烧饭”一词显然是白话汉语词汇,最初可能是出自辽代汉人之口,后被金、元沿用。为了安抚祖先神灵,北方民族最典型的是“焚烧酒食”,借助烟气的力量,把逝者生前最喜欢享用的美味佳肴送往彼岸。

蒙古的烧饭祭祀,可以联系到蒙古人信仰的萨满教。萨满教信仰万物有灵,灵魂不灭,认为自己的祖先虽然去世,但是依然在彼世继续活着。所以,烧饭礼是既为了满足死者在阴间所需,也是为了祈求祖先的庇佑。

“烧饭礼”——蒙古人的这项神奇传统了解一下

关于元代的烧饭祭祀,《元史.祭祀志六.国俗旧礼》内有这样的记载:每年九月内及十二月十六日以后,在烧饭院中,准备一匹马,三只羊,马奶,酒,各三匹红织金币及裹绢,命令一名蒙古达官和蒙古男巫,将马、羊等放入坑内,混杂马奶和酒一起烧了。

蒙古人从事游牧活动,马是主要的牲畜,因此蒙古人认为不仅要活着的时候骑马,死后仍需要马。杀马殉葬供奉祖先是对祖上的最好尊重。《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君主死时,他们就把君主所有最好的马杀了,他们杀了马以为君主在阴间仍旧可以享用”。现如今,依然可以看到这种传统的延续。

在成吉思汗陵四时大宴中,于每年农历3曰20日黄昏时分在成吉思汗陵东北“嘎如利祭祀”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吉思汗以及其他蒙元皇帝的灵魂祭祀。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每逢嘎如利祭祀,均杀一匹母马,剔骨后,将骨头放入火中燃烧,来祭奠成吉思汗以及其他蒙元皇帝英灵。

“烧饭礼”——蒙古人的这项神奇传统了解一下

参考文献:

马晓林:《元代国家祭祀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马秀鹏,奇.斯钦:《蒙古族“烧饭礼俗”的文化学解读》,《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蔡志纯:《元代“烧饭”之礼研究》,《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