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背後的那些套路

目前,比特幣在經歷了數月震盪之後,已經從去年最高的19000美元跌破了8500美元的關口。其他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加密數字貨幣,受到比特幣價格影響(其他的加密貨幣是比特幣價格是關聯的),也與1月份的高位相比腰斬不少。

不過,最近很多“山寨幣”發幣機構,最近卻仍舊混得“風生水起”,究竟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遷移海外

因為中國去年的9.4政策,徹底禁止ICO,所有中國的項目也禁止在中國大陸進行ICO。為了規避這種風險,眾多項目方就去尋找一些小國進行公司註冊。

多數公司是去中國香港、新加坡和日本,進行公司和基金會註冊。不過,由於日本的監管政策最近日趨嚴苛,所以新加坡便成為了國人最愛去的地方。在新加坡,甚至出現了各種幫助國內的項目方註冊、落地等相關手續辦理等一條龍服務的諮詢公司。

項目方在完成白皮書後,通過代投、大佬站臺、路演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和募集。

一般來說,基於公鏈的項目,多選擇用比特幣進行募集;基於應用層面,多用以太坊進行募集。其中,以太坊可以進行智能合約的一鍵發幣,幾十分鐘就可以完成。

所以,大部分的空氣幣都會選擇用以太坊進行發幣。各種散戶拿到數字貨幣以後,上交易所後,等著交易所進行二級市場交易。

虛擬貨幣背後的那些套路

目前世界對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分佈圖

傳銷幣發光

傳銷幣是一種假的虛擬貨幣。傳銷幣具有十分明顯的傳銷特徵,主要是針對三四線城市的沒有什麼文化的大媽和老人。

互金安全專委會報告指出,假虛擬貨幣網站平臺有以下三大特點:

一是具有金字塔式發展會員的經營模式。此類平臺的主要特點是採用金字塔式的發展會員經營模式的假虛擬貨幣平臺,宣稱其虛擬貨幣或積分幣可產生高額回報。此類平臺多以“拉人頭”“高額返利”等模式吸引投資者,涉嫌進行傳銷。

二是涉嫌資金盤人為拆分代幣。此類平臺發佈的假虛擬貨幣多沒有真實代碼,無法產生區塊或在區塊上運行,因此多采用人為拆分的方式進行代幣獎勵,通過在短期內不斷的拆分,產生大量積分或代幣,造成財富暴漲的錯覺。

三是受到機構或個人控盤,無法自由交易。此類平臺發行的假虛擬貨幣多無法在虛擬貨幣交易所交易,因此多采用場外交易或自有交易所交易。同時價格還存在受到機構或個人的高度控制的現象,容易造成價格快速上漲的錯覺,但用戶往往無法進行交易或提現。

虛擬貨幣背後的那些套路

臭名昭著的傳銷幣——維卡幣

資金盤的進駐

漫漫熊市下,各種山寨幣的陰跌,也導致很多散戶投資人在群裡發洩。這時候,群裡一般多會出現許多官方的託。

這種託,常常會喊,“XXX十倍,百倍”,“XXX到1元”。稍微有點內涵的會說,“項目方在做實事,只是最近不太注意營銷”。

當無數的韭菜熬不住的時候,割肉去投資別的項目,項目拿著帶血的籌碼再開始拉盤。一根陽線改變信仰,一波又一波的韭菜又追漲,收割。

資金盤操控的虛擬貨幣,與真正意義上的價值幣呈現完全的差別。沒有代碼庫的更新,將一個與區塊鏈完全沒有任何關聯的項目扯在一起,就是為了發幣而發幣。

虛擬貨幣背後的那些套路

某資金盤在群裡的口號

資本方的進場

過年時候,三點鐘社區的各路幣圈大佬和互聯網大佬的交談,甚至在新浪開闢了專門的訪談。這種訪談的核心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給自己和自己的公司或者項目做營銷。

很多傳統基金之前所投的互聯網項目,由於受困於資金和市場問題,一個白皮書,一個ICO,就成功包裝成一個區塊鏈的公司。

由於各種資本方有著大量的廉價籌碼,可以隨意對二級市場的散戶進行收割。

虛擬貨幣背後的那些套路

新浪開通區塊鏈專欄

媒體的世界

各種山寨幣需要對自己產品進行各種宣傳,讓更多的韭菜知道自己的產品。這種虛擬貨幣的宣傳,各種自媒體也就有了幾百家的自媒體。

虛擬貨幣背後的那些套路

幣圈某自媒體發出的招聘通知

虛擬貨幣的意義

虛擬貨幣本來屬於程序員的一種極客產品,是為了達成某種美好的願望的產品。隨著時間的遷移,被資本市場不斷熱捧,美國芝加哥甚至上線了比特幣的期貨交易所。

不過,很多虛擬貨幣項目還是擁有較強的落地可能性和發展的空間。可是,就像當年的互聯網泡沫一樣,需要一場漫漫熊市,刺破泡沫。只有從熊市中活過來的項目和公司,才有可能成為下一個BAT。

你在各種新聞所看到的那些實現財務自由的人,他們沒有一個拿著傳銷幣和空氣幣。他們都是熬過漫漫熊市,等著自己投資的那些真正項目公司落地成長起來,才獲得千倍甚至萬倍的回報。

提高自己的認知,才是投資成功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