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千百年来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押花葫芦又叫掐花、砑花葫芦,据说这个工艺源于明清时期。不同于一般的雕刻将葫芦的皮质刻去,而押花却没有刻损皮质,纹理的产生不见丝毫的斧凿痕迹,可以历经百年长久保存。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葫芦押花题材非常广泛,唐诗宋词、佛教经典、古典名著、神话人物、各类植物、花鸟鱼虫、水墨山水……因此想在葫芦上押花,仅有精湛的刀工是不行的,还必须学习中国古典文化,诗词歌赋、古代典籍、书法绘画要无一不精。有了丰富的知识积淀,押花的时候才能够深厚、准确、唯美,有神韵。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万千

非著名押花葫芦制作人

“青岛铁房梁文玩手作工作室”创始人之一

热衷于葫芦押花、雕刻及其他艺术品手工制作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因为同样喜欢雕刻,喜欢琢磨物件,万千和五个志同道合的师兄弟走在了一起,组建了“铁房梁”文玩手作工作室,以雕刻教学、手作俱乐部为经营方向,主推各种材质的雕刻和押花葫芦!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铁房梁”,名字取自真武大帝悟道的故事:不论铁杵亦或房梁,都愿意秉承真武的精神,潜心修炼,细磨成针。虽不敢自比先贤,但万千和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在刻刀的一削一切间,尽情享受着减法的生活方式,将真武精神作为追求精益求精匠人精神的自我鼓励。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由于工作室六人皆来自不同行业,而每个人都对艺术品手作都有自己独道的见解,所以“铁房梁”以“发挥自我个性”为工作理念,力求在统一中寻找个性,于碰撞中产生创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寻求技艺的不断精进。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在组建工作室之前,万千从事文玩销售工作,随着对文玩行业的深入研究,慢慢不甘于玩“别人的”,开始研究自己动手。从雕刻入手,学习了橄榄核雕刻,松石雕刻等,直到热心的师姐王蕊将押花玛瑙刀和遍寻押花大师的作品资料赠与给他,才与押花葫芦结缘,开始了新的尝试。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由于押花葫芦纯手工制作,制作周期长,针对性强,玩家相对较少,较之时下流行的文玩属于冷门!在当时,青岛没有人专门从事这门手艺。万千只能从网络找资料,从其它技艺中提取经营,幸而从美术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的经历,为他打下了较为深厚的艺术理论和绘画功底。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但是万千不满于传统押花葫芦的创作,进而将其与现代流行饰品、实用工具相结合,创作了烟嘴、香囊等形式,让押花葫芦这么传统手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玩家。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小葫芦“雕出”大文章

未来“铁房梁”还会让传统押花葫芦与现代设计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那就需要拭目以待了......

竹兰里带你发现,鲜为人知的艺术匠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