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勤儉節約傳統(鄒相)

佛教中的勤儉節約傳統(鄒相)

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詠史》一詩中寫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即是說,不論是國家還是家庭,能獲得成功的,往往是因為勤儉,而遭到破敗的,往往是因為奢侈。勤儉節約歷來是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留下不少勤儉節約的經典故事,如宋太祖趙匡胤教育子女要儉樸,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又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一直注重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他將全年的俸祿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等等。在佛教中,佛陀同樣注重勤儉節約,只不過,他將“勤儉節約”一詞換成“惜福”,多次教育弟子們要懂得惜福、知足常樂,切忌奢華浪費,要通過勤儉節約來培植自己的福報、淨化自己的身心。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載曰:“又我所有六年苦行歷諸難事。但為降伏諸外道故。又欲令諸眾生起精進故。一麻一麥為所食者。欲令身器得清淨故。”即是說,佛陀在因地修行時,曾歷經六年苦行,為的是降伏外道,樹立佛教正道正行的形象。他在苦行時,日食一麥一麻,為的是讓身心得到清淨。從這裡可以看出,佛陀將節儉視為清淨身心的法門。佛陀證悟後,一直勸誡弟子不要貪慕富貴奢華,讓他們穿糞掃衣、食千家飯,通過節儉、節約、節制的形式,來消除內心的傲慢與不羈,培養各自的慈悲心與恭敬心,以更好地用功辦道。

為了將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落實到實際的修行生活之中,佛陀還提出,凡是修行佛法的佛弟子們,在進食當中要心存五種觀想,即“食存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故受此食。從“食存五觀”的內容中,我們也不難看出,佛陀是非常注重勤儉節約的,不希望弟子們浪費、揮霍,因為那樣會折損他們的福報、障礙他們的修行。“食存五觀”既是防止鋪張浪費、過分執著於食物的一種修行方式,也是一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飲食之法。鑑於此,佛教寺院的齋堂又被稱為“五觀堂”。

佛教中的高僧大德皆是奉行勤儉節約傳統的榜樣。唐代高僧左溪玄朗法師,為中國佛教天台宗第八祖。他行頭陀法,常居住於岩石溪澗旁,又號“左溪尊者”。法師常居住一室,室內雖小卻常覺有法界之寬。一件祖衣,四十餘年不曾換新的;一件尼師壇(臥具),終身沒有更換過。宋代高僧慈受懷深禪師,經常告誡弟子們懂得惜福、節儉。他曾向弟子開示:“淡泊名利,世間的心就會變得輕微,道念自然會變得濃厚。你們現在衣食無缺,還沒有飢餓就吃飯,沒有寒冷就穿衣,身體還沒有塵垢就洗澡,還沒有到睡覺的時間就睡覺。生死之道尚且沒有弄清楚,心境汙染未盡,如何能夠消受種種福報呢?”明代高僧蓮池大師一生勤儉,他在《竹窗三筆·僧宜節儉》一文中,勸誡僧眾要惜福節儉,他講到,宋代時的侍郎張子韶從當秀才開始,至狀元及第,直到位登樞要,依然“惡衣菲食”,保持著惜福節儉的習慣。即便是擔任侍郎時,家中也沒有完好的器物,一支筆因長期使用也成禿筆了。

近代高僧印光大師、虛雲大師、太虛大師、弘一大師等,也都是奉行勤儉節約傳統的榜樣。據載,有位居士去看望印光大師,和他一起吃飯。那位居士先吃完,印光大師見他碗裡還有幾粒米飯,就很不客氣地呵斥道:“你有多大福氣,可以這樣隨便糟蹋飯粒!你得把它吃光!”’於是,那位居士很不好意思地把餘下的幾粒米飯吃完。虛雲和尚時常開示弟子:“修慧必須明理,修福莫如惜福。”他認為,一個人的福報是有限的,如果不懂得惜福、勤儉,肆意浪費糟蹋,福報很快就會享盡。因此,他時常告誡弟子們一定要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緣。

據弘一大師的弟子回憶,大師非常儉樸,他的一雙僧鞋穿了15年,一把雨傘用了13年,就是身上穿的百衲衣,上面竟然有224個補丁,都是大師親手所縫。弘一大師認為,世間的眾生即便有福氣,也要加以愛惜,萬萬不可把它浪費掉。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已經到了末法時代,人們的福氣是很微薄的,若不愛惜,將這很薄的福享盡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故而,弘一大師一直保持著勤儉節約的傳統,在自己惜福、惜緣的同時,也常常告誡弟子們要懂得節儉、惜福。

佛教經典中記載有很多禁止佛弟子鋪張浪費的內容。《佛說齋經》中記載了佛弟子應受持八關齋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非梵行、不妄語、不飲酒、不非時食、不香花曼莊嚴其身,亦不歌舞倡伎、不坐臥大床。其中的前五戒,為佛教的五個基本戒律;後面的三戒,就是佛陀為了讓佛弟子們遠離貪慾、清淨自心、勤儉節約而制定的。佛陀希望弟子們能時刻保持樸實、樸素的習慣,以禪悅法喜為食糧,圓滿人生、莊嚴人生。

在《阿含經》中,佛告誡諸位比丘:“當其專念,舍除世間四種之食,求辦出世間之食,蓋令眾生但以世間之食,資養色身,不當貪著,須求出世間之法食,增長菩提慧命也。”即佛認為世間食——供身體所需的物質食糧,主要是用來活命的,眾生不可貪圖其色、香、味等而心生貪執。眾生真正應當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出世間食——療養心理、淨化心靈的精神食糧,因為它可以讓我們的心靈得到昇華。佛陀不希望眾生貪執於物質食糧,覺得能維持住基本的身體需要即可,這也是一種崇尚節儉、拒絕浪費的心態。

在《佛說十二頭陀經》中,佛陀向弟子們詮釋了十二種頭陀法,經雲:“行此法者,有十二事:一者在阿蘭若處、二者常行乞食、三者次第乞食、四者受一食法、五者節量食、六者中後不得飲漿、七者著弊納衣、八者但三衣、九者冢間住、十者樹下止、十一者露地坐、十二者但坐不臥。”這十二種頭陀法中,“常行乞食”是佛制戒律,旨在培植出家人的福報,長養其善根,如《楞嚴經》所云:“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受一食法”即“過午不食”,“節量食”即不貪戀食物,這兩種頭陀法,皆是佛陀通過制定節食、少欲的戒律,來消除眾生內心的貪慾與執著。

宋代翠巖禪師在《警僧銘》中寫道:“凡一披緇,便非庸類。豈可泛常,僅同俗輩。……一粥一飯,信施信饋。飽享飽餐,須慚須愧。”即是說,作為出家人,穿上了祖衣,就不是一般的俗人,不管是一份粥還是一碗飯,都是信眾所施,都要省吃儉用,不能暴飲暴食。這,同樣是佛教勤儉節約的如實體現。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佛弟子並未嚴格遵守佛制戒律,出現鋪張浪費現象,如宴席上所點的菜餚太多,根本吃不完,造成食物的大量浪費;追求一些時髦、時尚的東西,購買後又覺得不合適,而棄之不顧;婚喪嫁娶時,大擺宴席,講排場、出風頭,造成大量財力、物力的浪費;不考慮節約成本,為家庭或辦公場所配備豪華傢俱和各種高端設施……這些過度使用人力、物力、財力成本的行為,均是鋪張浪費的體現,是佛陀所嚴令禁止的。作為一名佛弟子,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居士,都應該秉持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反對鋪張浪費、奢華排場,少欲知足,踏踏實實修行,廣結善緣,利樂有情。

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他認為,節儉不僅是君子的行為,還能培養我們的品德,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作為崇善尚德、廣利有情的佛教,一直視勤儉節約為佛弟子們必備的美德。在佛教中有很多與勤儉、與節約、與惜福相關的故事,特別是偉大的佛陀,更是勤儉節約這一傳統美德的踐行者和守護者,佛門中的諸位高僧大德,亦是奉行勤儉節約傳統的榜樣,我們希望所有熱愛生命、崇尚自然、關愛生態、注重環保的人們,都能將勤儉節約的傳統繼承好、發揚好,從中受益,心生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