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普通 EVA 1次,FlyteFoam Propel 则有4-5次回弹。

FlyteFoam Propel 是亚瑟士极具代表性的材料,经过5种材料,50种配料方式,2200次测验配合11项分析结果才得以开发出来。

在 GEL-KAYANO 25 跑鞋中,FlyteFoam 这个材料也特地做了新的升级。其中,新开发出的 FlyteFoam Propel(用于中底)和 FlyteFoam Lyte (用于中底夹层)都是第一次被使用在K25中。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中底夹层 FlyteFoam Lyte 则用了10-20种材料经过100次配方3000次试验再结合亚瑟士的8大性能的检测过关,才得以开发出来,新开发的中底夹层里含有纳米纤维,比普通纤维重量更轻更耐久。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经过一楼各种材料的研发并组装制作为检测版本的试验成品鞋将二楼接受如地狱般的层层考验。只要一关不合格,就会被打回,调整升级版本后在来测验,直到每关都能Pass。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东京炎热夏季室外环境模拟

一进到高温室,我们的眼镜和镜头就起雾了,这里的温度和湿度已经调到了东京炎热夏季的33摄氏度,这是为了测试及调校跑鞋及其它服装类在炎热天气的情况下,性能也都不受影响。测验员面前的风扇则是为了模拟跑步时迎面的风带来的阻力。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除了高温还有低温实验室,部分极地系列产品也会在这里进行测试。温度实验室的温度跨度在-30摄氏度至85摄氏度,湿度则在30%-95%的范围。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接下来到机器模拟损耗的测验。将鞋固定在机器上,反复模拟跑步姿态检测跑鞋的易曲度和耐久性。模拟跑270公里的需要弯曲跑鞋的次数,每隔10/20/50公里会停下机器检查下跑鞋,如果出现破损或裂痕则为不合格的版本。

直到能完成270公里的测验不出现纰漏才算是合格的规格品质,这里的270公里的标准也是为 GEL-KAYANO 25 精准定制的检测数据。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零零总总的各种机器检测都别想逃过,只有每一种测试都通过了,才能算是成功规格的产品,才会被大规模的制造,否则就要打回重新研发。

检测通过的检测版本成品将会移交到A座,给测验员们结合人体工学同步进行检测与试验。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参观了半天,到了午餐的时候,我们都被安排在A座会议室里吃日式便当,大家顿时有种回到幼儿园排排坐吃果果的感觉。

画风一度很是乖巧。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A座,有别于传统的空间紧凑的日企公司,这里是一整块开阔的空间,不同的测试正在这里进行着,一楼大厅内则由几条不同路面的跑道穿过。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原野健一 (Kenichi Harano)是ASICS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负责人,自1987年加入亚瑟士直到现在,他正举着 GEL-KAYANO 25 向我们介绍。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这里是一个大型的数据采集与动态模拟基地,近20台高速摄像机是为了从不同角度和高度收集跑鞋在跑动过程中反馈出的数据并汇总呈现为3D模拟动态图。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测验员身上各个重要部位和跑鞋各面都贴上了反光球,在跑动时经过高倍速数码摄像机和地面跑道内安装的感应装置的反馈,可以看到跑鞋在不同角度的受力大小和测验员的 3D 动态过程。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图中黄色长形的箭头表示此刻跑鞋的受力角度

不同的测验员也会模拟不同跑姿和步态,在反复的试验后,得到的数据也将会被结合八大性能(透气性、包裹性、易曲性、耐久性、抓地性、轻量性、舒适性、减震性)后,采纳应用到跑鞋性能设计当中。比如,通过分析哪些角度的着地受力反馈最大、如何保护脚部及布置什么材料在什么位置等。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旁边的另一处实验则正在进行关于鞋底延伸性能与脚部贴合的测验和数据统计的动态模拟。将鞋子上喷上点状材料则是为了方便摄像机和电脑的信息抓取准确性。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电脑屏幕进度条红色的部分代表此时的拉伸值达到最高,反之,蓝色为最低。这些数据将会帮助到产品研发部去加强相关部位的材料包裹性、易曲性、舒适性等的性能。为了追求更加自然的跑姿,在进行实验室会要求测验员穿鞋与不穿鞋各测量多次,通过弯曲的角度模拟,使鞋子和脚部更加贴合。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KAYANO 系列是稳定性跑鞋的代表,这种稳定性就体现在可以有效的减少身体的消耗,GEL-KAYANO 25 的一大核心也是帮助跑者跑的更省力。拥有不同运动技能水平的人,在相同强度下的氧耗量不同。跑步技能水平较高的人,同一运动强度的氧气消耗量肯定较少。

这位正在跑步机上跑长距离的工作人员正带着呼吸监测设备,通过监测步频/步距/心率/摄氧量等其他数据来检测跑鞋是否能有效的减少消耗,使穿着 GEL-KAYANO 25 的跑者在同水平同消耗下可以跑的更长更远。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监测的数据将在经过整理合并后上传到资料库,并能够以视频的形式保存下来。在IPAD上可以直观的看到某时间段内测验员的即时数据。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四层的坡度和地面测试区则是为了测试跑鞋在不同的地面和坡度上的性能表现效果如何。坡度区间则覆盖到5 - 20度。地面有水泥、石板、草地、跑道等。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为了保证测验员的安全性,在进行坡度测验时也会系上悬挂式安全带,我们特地问了工作人员,这样的安全装备会不会因为卸力的原因影响到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工作人员说安全带在安全长度内几乎不会产生作用力,除非测验员摔跤或其他状况发生才会有影响。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楼下的各种地面也是进行测试的场地,看似普通的运动场地,在某些特定区域其实下面都有安装感应装置,以便进行测试时的数据收集。Mondo是在2012伦敦奥运会用的塑胶跑道。实验也会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属性在其相应的地面进行。

经过以上林林总总的实验、测试与调整,GEL-KAYANO 25 才最终得以诞生。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男款& 女款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GEL-KAYANO 25中国地区上市时间为:6月15日

在采访跑鞋研发团队时我们了解到,光是研究新材料大约要花2-3年的时间,而研究并检测性能直到其达标过关,则要花1年的时间。

亚瑟士品牌下的鞋品类占比所有品类的70%,20%网球、排球、篮球等,10% 儿童产品及皮鞋类。尤其跑鞋类作为拳头产品,所有的标准和检测都是不容一点马虎的。

在设计研发过程中,团队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在保持K系稳定性的基础上并增加创新性,如何减轻跑鞋的重量并且保持跑鞋各方面的性能超越上一代产品。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KAYANO 系列 1-24 代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Toshikazu Kayano( 榧野俊一 )GEL-KAYANO系列第1至第13代设计师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与Kayano先生在ASICS亚瑟士运动博物馆

GEL-KAYANO 25的两位设计师为:Yoshihito Tahira (田平義仁 )先生 和 Keishi Kitamoto(北本桂士)先生。

探访日本亚瑟士人体工学研究所:最新款亚瑟士K25是如何诞生的?

在参观完毕离开研究所时,抬头看到了进门处一个非常“意识流”的作品悬挂在天花板,应该是一位艺术家设计制作的,这些线条和块状结构象征着跑者能量的集结融汇。现在想想,其实不仅是跑者的能量,也是亚瑟士所有员工与品牌的精神的融合。——“健全的精神寓于强健的体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