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煎中药,用啥锅?用洗吗?

实用|煎中药,用啥锅?用洗吗?

1

对于煎煮中药的容器选择,

我们应当注意些什么?

家庭煎煮中药宜选用陶瓷器皿、搪瓷器皿、玻璃器皿、砂锅、紫砂药壶、电煎药锅、不锈钢锅等。这些器皿性质稳定,与药物所含的成分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砂锅、陶瓷锅,保温性好,水分蒸发量少,传热均匀,更适宜煎煮中药。

2

煎煮中药时,水量多少为宜?

首先需要浸泡中药,宜用凉水浸泡,加水量应超过药面3-5cm,浸泡30分钟左右,上火煎第一煎,第二煎宜加水超过药面1-3cm,两次煎煮后合并药液,约400ml,分两次服用。

实用|煎中药,用啥锅?用洗吗?

根据处方组成的不同,加水量也要适当调整,以含叶、茎、花类疏松药材为主的组方浸泡应适当的多加一些水;根、根茎、种子、果实、矿石、化石、贝壳类质地致密药材为主的组方应少放水。

3

煎药时,火候应该如何调节?该如何把握煎药时间?

应该先武火(大火)煎煮,开锅后改为文火(小火),药液不溢出为宜;此外,煎煮同时也应该不时搅拌,避免糊锅。一般来说,中药汤剂第一煎武火煮沸后改文火再煎煮20-30分钟,趁热滤出药液,再加水进行第二煎。二煎武火煮沸后改文火再煎煮15-20分钟趁热滤出药液,与一煎药液合并,分两次服用即可。

4

什么药应当先煎,什么药应当后下?

(1)需要先煎的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如附子、川乌、草乌等,宜先煎45~60分钟,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另一类是有效成分难以溶出的药物,如矿石、贝壳、角甲类药物,久煎可以增加其有效成分的溶出率。

(2)后下药物主要包括: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性物质的药物,久煎导致其有效成分挥发,而药效降低,如薄荷、砂仁、白豆蔻、沉香等;②有效成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久煎导致有效成分结构破坏,失去药效,如大黄、番泻叶、钩藤。

实用|煎中药,用啥锅?用洗吗?

5

为什么有的药需要纱布包起来煎煮?

包煎药物主要包括:

①细小、质软、质轻的植物果实或种子等药材,如葶苈子、车前子、蒲黄、马勃等;

②表面有绒毛的药材,其绒毛对咽喉、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如不包煎会刺激咽喉导致咳嗽,如辛夷、旋覆花、枇杷叶等;

③含有黏液质的药物,易沉于锅底,造成糊锅的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等;

④矿物质、贝壳类药材打碎后呈细小颗粒状及粉末状的药物,易使汤液浑浊,不利服用的,如滑石、蛤粉、磁石、青黛、六一散、黛蛤散、灶心土等。包煎宜用丝、棉布、无纺布等放入锅中不易被破坏且通透性良好的材料,包扎宜宽松,在煎煮过程中需要经常加以搅拌。

6

中药的其他特殊煎法还有哪些?

除了刚才说的几种特殊煎煮方法外,还有烊化、单煎、冲服这几种特殊煎法。

烊化:某些胶质、黏性较大或易溶的药物需要烊化,如阿胶、鹿角胶等。家庭在处理烊化药时,可用煎好的药液或热水将药物加热融化后,与药液一同服用。

冲服:此类药物多为粉末,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药物,如甘遂等;②有效成分受热被破坏的药物,如雷丸、鹤草芽、沉香面等;③动物类贵重药物,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等;④贵重的根、根茎类中药,如人参、西洋参、川贝母、三七、天麻等;⑤根据病情需要,研末冲服可以提高疗效的药物,如花蕊石、白及、大黄等。

单煎:单独煎汁1~2小时后,将药汁兑入汤药服用。另煎的目的主要是使某些贵重药材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煎液可以单独服用,也可与其他煎液兑入服用。另煎兑服品种有人参片、红参片、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片等。这些药物也可研成细粉调服。

收听收看

广播节目:北京城市广播 频率FM1073/AM1026《健康加油站》直播时间 每天16:30—17:30

网络播出: 北京广播网www.rbc.cn《健康加油站》音频视频直播及回放

手机收听:应用商店中下载APP—听听FM,搜索订阅《健康加油站》栏目

认识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