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执行力差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二)

现在我们清楚了我们的战车,是由什么组成的,那么我们要跑多远就要改装我们的战车:1、想尽一切办法改进战车的性能!2、想办法让骑手尽快成长;3、想办法让白马和黑马一样强大;4、让他们三个配合得很好……

在这里我们要澄清一个普遍的认知错误,我们过去甚至包括现在,都认为理智与情绪、直觉是相互对立的。搞得好像:

· 理智最高级,我们只需要理智就够了;

· 情绪一点儿用都没有,有也只能是害处;

· 直觉都是错的(尽管不得不承认少数人直觉非常厉害)……

这其实非常荒谬,这就好像是骑手、白马、黑马本来明明是好好的一家人,现在非要离间他们一样 —— 并且还要“科学”地、“有理有据”地让这一家子分崩离析。于是,连带出现了一系列貌似合理却最终不仅不起作用还起反作用的各种理论与建议,比如,“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一定要战胜自己”…… 这种说法不仅是错的,还是有害的,更是违背事实的。他们相互之间根本不应该以干掉对方为目标,那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啊?合理的目标是,他们三个之间和睦相处。

必须接受这个事实:黑马、白马、骑手,最终谁都干不掉谁。并且,你想想啊,黑马被干掉了、白马被干掉了,那骑手驾驭谁去啊?战车还能跑吗?

还有,不应该用先入为主的道德判断衡量他们。 人们常常为黑马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羞辱。但,这其实是不对的,是违背事实的,当然也一样是有害的。历史上有很多记载,比如,某个传教士因为自己的性欲太强烈,总是在不合时宜的场景下勃起而羞愤难当,最后极端到用石头砸烂自己的性器…… 对于黑马,我们应该采取成年人对待小孩子的态度,耐心调教才对,而不是“哎呀,这小孩太烦人了,干脆杀掉他算了!”

有的时候,我们脑子里会产生一些奇怪的甚至是非常邪恶的“闪念”,那并不是因为我们已然变成了坏人…… 有科学解释的:那只不过是我们大脑中的一些原本之间根本就没有关联的脑细胞(活用“神经元”这个词也可以)突然相互关联了一下。你可以把这些闪念想象成“大脑在自己玩,胡搞瞎搞,弄出来一些‘意外’的念头” —— 它就是在好奇地左一下右一下地“试”着玩呢。而当那个“闪念”出现之后,你吓着了,想,“我怎么这么邪恶啊!” 这个时候,不仅不是坏事儿,反倒是好事儿 —— 这说明你的元认知能力在正常工作,它在审视自己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和操作结果呢!然后,元认知做出了判断,这个念头不好,即,这个关联是没用处的、不必要的…… 反应过来了吗?邪念和灵感的生产过程其实是一样的,你要做的并不是“要消灭邪念,克服诱惑”什么的,而是让元认知正常工作就好了,它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更好的,什么是最好的。

再进一步,要明白,黑马有黑马的用处、白马有白马的用处。 它们相互之间,不仅谁都不能消灭谁,并且恰恰相反,它们之间是相互需要的,离了谁都不行!也就是说,直觉有直觉的用处,情绪有情绪的用处,元认知有元认知的用处,它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得好才厉害。以下的理解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深刻理解:

· 情绪是理智的快捷方式

· 直觉是情绪的快捷方式

直觉(黑马)的反应比情绪(白马)更快一些,情绪的反应比理智(骑手)更快一些,这是生理结构构成的,因为黑马离心脏最近,所以最先获得血液供给,最先获得各种养分,然后是白马,然后是骑手…… 这也是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唤醒骑手(理智/元认知)都很难,让他成长更难的原因。

不过,随着骑手的成长,骑手会把自己已经习得的本领直接建立一个“快捷方式”固化到白马身上,这样明显处理起来更快么!你已经有过深刻体验的:

· 过去的你,误以为金钱最重要,而不知道注意力的宝贵,于是,你整天浪费自己的注意力而不自知,在那三个大坑里幸福地活着…… 对,那时候的你,看个热闹,随大流,操别人的心,并且,你还不知道自己在坑里,于是常常情绪不错,只是偶尔元认知在审视自己现状之时,有点难过而已……

· 后来你的元认知升级了,建立了新的价值观,知道了“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你从那三个坑里出来了…… 你发现没有,你关掉了朋友圈,不再关心所谓的热点,不再乱好为人师,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更合适的地方去,比如自己的成长,你的情绪开始反过来了(在另外一个镜像的世界里么!)—— 有人跟你讨论热点,你开始觉得无聊,有人随大流,你却一点都不浮躁,有人操碎了别人的心,你觉得那很可笑……

所以,事实上完全没有必要“控制”情绪,“消灭”情绪。最有效的“调教白马”的手段很简单呀,让骑手不断学习新的概念,打磨更新旧的概念,不断锤炼更好的价值观,然后通过重复思考,反复应用,而后交(教)给白马,即,建立正确的情绪。最神奇的是,新知识新技能白马用得多了,它还能把新东西传递给黑马,而黑马的反应更快。

那些被评价为“看人很准”的人,通常都会表示靠直觉,总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第一次见到那人就知道他是那样的……” 事实上,这并不是他们天生的直觉,是后天习得的,先是骑手学会,然后大量重复与应用,到最后传递给了白马,继续大量重复与应用,到最后连黑马都学会了!而这个过程发生在很久以前,于是,他们真实的感受总是,“不知道为什么,直觉告诉我……”

于是,虽然都叫“直觉”,人与人之间的直觉质量相差很多,是物种之间的差异,因为绝大多数有效的直觉,是要让元认知(骑手)先学会才能逐步建立的。“跟着感觉走”也不像很多知识分子肤浅地认为的那样“肯定是错的”,万一那情绪是专家通过训练自己的元认知进而建立的快捷方式呢?比如,当年 SARS 期间,蒋彦永先生看到那数据当场就出离愤怒,因为直觉告诉他,那个数据肯定是假的!多靠谱的直觉啊!

建立更重要、更有效的快捷方式(情绪与直觉)本质上就是把“学到的东西内化”的过程。所以,情绪与直觉也都是习得的。美联航事件发生之后,群众都很愤怒,这也没错,感觉很正常;沃伦·巴菲特呢?不仅不愤怒,还挺高兴,因为直觉告诉他,机会来了,一个垄断企业的股票价格悬崖式下跌,还有更好的机会吗?于是,他理智地大幅度加仓…… 他当然也不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所以,依然可以正常冷静地批评美联航,希望他们改进 —— 如此这般,股价也可以回到正常水平。学吧,学吧!看看人家的白马和黑马,看看人家的骑手!

还有,要知道黑马、白马、骑手,最终也都不是完美的。 人们总是幻想自己能够“改头换面”“重新做人”,这还是错的,也是根本做不到的。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是完美的。在后面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三个跟现实中的所有东西一样,都是连滚带爬地成长的,时不时犯错,时不时还会搞出一些“无法弥补”的罪过…… 他们和我们一样,不是电脑,没有“格式化硬盘重新安装干净的操作系统”的功能……我们都一样,都只能将就着继续,都只能忍受着历史的结果执拗地向前。并且,这三个家伙是一家人,虽然大家都有缺点,但也都有优点,虽然有时候配合不佳,但最终,大家要相互容忍,相互促进,出错了一起承担后果,做好了再接再厉。

(ps:今天这篇文章让我们知道 :1、理智与情绪、直觉不是对立的,是相互辅助与协调的。2、不应该用先入为主的道德判断衡量情绪与直觉。3、对三个自我真正有意义的深刻理解:情绪是理智的快捷方式、直觉是情绪的快捷方式。这也就解释了直觉是怎么来的。4、其实人们不可能一下子就从头做人、洗心革面,因为三个自我,需要不断的练习与内化才能培养出好的骑手)

李笑来:执行力差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