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買入房子的好時機麼?

2018年是買入房子的好時機麼?

這要從兩個方面去分析考量,投資還是自住?

先分析投資,從這個角度說,2018年以及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收益可以說穩定,但是回報率並不高,

在限購政策出臺後,配合銀行利率的上調,特別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在房價已經很高的情況下,大幅上漲已經很難了,橫盤,小幅度溫和上漲的可能更大。

從長遠看,銀行利率的上調我認為比限購政策對房價的壓制更大,我們可以回頭看一下,十年前貸款買房的人都賺了,他們是怎麼賺的?十多年前,利用銀行100萬貸款買入了房子,每月的利息假設為1萬元,十年到期後利息總額為120萬,而十年前購買的價值100萬的房子現在價值500萬,看到了麼,“收益”就是資金在房地產領域的貶值幅度(也就是房價漲幅超過了通脹漲幅),這方面貶值大大高於銀行貸款利率。利用銀行貸款作為槓桿能更多享受到房價快速上漲的紅利。

那現在在房價漲幅變慢,利率上調的情況下,你還敢保證房價漲幅可以超過通脹那麼多麼?

有人說,我買來以後可以出租,用租金來抵消按揭。

而租金回報很低,唯一有利的邏輯是,一線城市人口仍在高速湧入,在房價不大幅增長的情況下,房租大幅增長,這樣才能得到好的回報率,但是房租的漲幅很難預測,因為參與方太多,而且彈性很大,一套房理論上可以租給一個人,但如果房租漲幅太快的話,二房東會很快對房子進行改造,一間一百平米的房子可以給你隔出四五間單間來,用來換取更大的收益,也就是說,一線城市的容積率有很大的彈性,假設一個城市有一萬套房子出租,理論上可以容納四萬人,但是通過改造,容納八萬人甚至十萬人都有可能,在供給端彈性如此大的情況下,除非需求端大幅增長,使得供給端釋放出最大彈性以後仍然緊張,才有可能造成供需緊張推動價格上漲,這個可能性太低了。

那麼如果是自住呢?這種需求,在你有能力的時候,趁市場低迷就大膽買入,但是要挑選優質房產,什麼是優質房產呢,就是地段,好的地段只有大漲小漲,快漲慢漲之說,比如北京四環內,不漲就是極限了,而燕郊等環京地段呢,一旦遭遇嚴格調控,價格接近腰斬。在優質地段買入,即使十年不漲或者小漲,這都無所謂,而如果買入燕郊等地,低迷時買入尚可,高峰時買入等於接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