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入门(二二)——近体诗19平仄特殊形式1

第八节:平仄的特殊形式 

 这里所说的平仄上的特殊形式,指的是个别

腹节下字(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不合于“二四六分明”口诀的句式,所以称它们为平仄上的特殊形式。它有两类,我们先来看第一类:

   

格律诗入门(二二)——近体诗19平仄特殊形式1

就是腹节的两个字平仄互换;本是“平仄”,现在改为“仄平”。在这种情形之下,头节上字(有方框的字处)以避免仄声为原则。(若不避免仄声,则用普通形式)例如:

格律诗入门(二二)——近体诗19平仄特殊形式1

 这种特殊形式多数用于尾联的出句,这也是诗人的一种风尚例如:

格律诗入门(二二)——近体诗19平仄特殊形式1

格律诗入门(二二)——近体诗19平仄特殊形式1

唐人这种特殊形式,宋人用得最多,律诗的四联几乎用尽,例如:

格律诗入门(二二)——近体诗19平仄特殊形式1

格律诗入门(二二)——近体诗19平仄特殊形式1

此种特殊形式,一般人都认为本句拗救(叫“特拗”):腹节上字该平而仄,是拗;腹节下字该仄而平,是救。

但是,这种形式常见到惊人的程度,连应试的排律也允许用它,它可以认为是句式2的另一式: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是任人选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