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Miya 绘图)

当妈后我一直有个迷思:妈妈们潜伏在各大育儿群、育儿公号学习,为孩子上培训班殚精竭虑到脱发、陪孩子写作业陪出了心率衰竭……但爸爸呢?

他自岿然不动:“成天看这些有什么意思?”

不光不动,男人们还要这样说:

“不听话了就打一顿啊!”

“学不好也是他自己的事情。”

“别人都帮不了他的啦!”

呵呵,我特么辛辛苦苦学习这么多育儿知识,就是让你来证明砸场子才是最有用的?

所以前段时间,当我看完了一部咖喱味满满的印度电影《起跑线》,顿时有种泪流满面的冲动。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虽说两国在文化习俗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关于孩子的那些事,全世界男人真的都是同一副死相啊!

主人公拉吉,绝对意义上的宠妻狂魔了。但和妻子米图在养娃道路上仍然不在一个频道——

为了给女儿上所好学校,米图很早就开始翻阅权威杂志、评估学校。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直男老公:

这种杂志一天到晚弄排行榜,他们没事情做了吗?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去现场踩点。在第一所大自然学校里米图兴奋介绍道:这个学校不推崇死记硬背,老师都是通过音乐和舞蹈来教学的诶!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直男老公:

我们以前要是这样老师都得动手了吧?这个世界怎么了?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来到第二所学校,米图星星眼介绍:这个学校有空调教室、欧式食堂。连游泳池都是恒~温~的哦!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直男老公:

这里是学校还是五星级酒店啊?我们干脆也住在这里好了。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米图介绍第三所学校:这里和伊顿公学有密切的联系,很牛的哦!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直男老公:

伊顿是什么?我们边上哪个屯儿吗?

(妻子介绍它是英国一所顶尖的学校后)立刻恐慌脸“什么,英国?!老婆我求你了,你想怎么样都可以,但是别让我和我的孩子分开”。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银河系中最远的距离,大概就是我和直男老公的脑回路了吧。

凭良心说,妈妈们在养孩子的时候确实有一些焦虑,我们会考虑得比较久远嘛。比如米图这样,一联想到如果孩子进不了这些优秀的学校可能产生的后果,就喋喋不休不能自己——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虽然是夸张了点,但你们男人,好歹也稍微理解一下这种看不得孩子有一丝丝会走偏的可能吧?!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为了正视这个差异,我们在公司内部开展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小调查(请注意我们可是个育儿公司啊),问了20个爸爸一个问题:会看老婆甩来的育儿文章吗?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选择#会认真看#的爸爸,虽然只有1个,但是他的自述真的让人太羡慕他老婆了——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我老婆一般不会随便给我发东西,所以她发来的这些内容我一定都会很认真地看。

我们家孩子今年10岁,但我和我老婆还是会经常探讨这些育儿问题,比如如何让孩子更自信啊、如何让她更好地学会自理啊,要不断地学习吧。

我的工作比较忙,经常要开会、出差,但等空下来了我就会仔细去翻这些她发来的东西。像我上次出差,途中她发我一个东西,等到回来后我们又专门找了个时间坐下来好好聊了聊彼此都觉得受用的东西、互换经验。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选择#偶尔看看,大部分会忽略#的男人们说:

“育儿经有的不适用我们家孩子啊!”

“我老婆每天发十几次,一响应她更积极,我哪有空看这么多。”

以及这样的——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至于选了#从来不看#

的,Emmmm……他是个程序猿,他给了一个简短洁白的理由:我更愿意对着一堆代码。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选择#我和老婆互甩,知识共享#的男人中,有一个耿直地表示:“我是做育儿的,所以我看到好的内容会甩给她。”

(那老婆发给你的那些呢?)他——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但同样的做法也需要警惕,因为一不小心可能会变成用公号文章互相教做人。

以下故事来自一个朋友——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老婆们常常吐槽男人陪娃少、最爱当猪队友神助攻,但在男人自己的眼中,自己比窦娥还冤啊!

男人更需要“稳”!比如这一位——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新播出的一期《变形记》中有这样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来自云南农村家庭条件还不错的一户家庭,和来自上海的一个精英家庭,互换了彼此的生活。

其中来自云南农村的张妈妈,在交换中发现了“上海的精英家庭是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立刻觉醒出现了危机意识,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要努力拼搏。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但同样感受了这种节奏的张爸爸,对此的评价却是:

10个老公有8个都这样,看完心里平衡了

焦虑的妈妈和“佛系”的爸爸,看起来有点像是性别和身份的天然差异使然,这个鸿沟是否真的不可调和?

也许,妈妈们真的可以和男人坐下来,认真讨论这个问题,找到互相理解、彼此融合的方式。不过,我猜男人大概会说:你成天想这些事情有意思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