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舌尖上的中國3》出來了!什麼,評分只有4.5?!


是的,截止今天下午,《舌尖3》的豆瓣評分已經低至4.5。在3.2萬打分人群中,打一星的人高達37.2%,打二星的人有25.5%,兩者相加佔總人數的60%多。

而《舌尖3》系列已接近尾聲,逆襲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而《舌尖1》和《舌尖2》在豆瓣上分別有9.3和8.4的評分。《舌尖3》慘敗至此,我不禁要問一句“為什麼?”

當看到第一集金邊白菜的特寫時,我有點明白了。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這個金邊白菜的特寫如同白開水般乏味,事實上這一季充滿了這樣的食物特寫,我不禁懷念起《舌尖1》的食物特寫。

2013年《舌尖1》播出時,不能說萬人空巷,很多人也是每晚9點守在電視機前等著“深夜放毒”,並且被“毒”得心甘情願。

當時的食物特寫,是這樣的——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有人會說這些都是葷菜啊,葷素誘惑力相差太大。好,這就放素菜——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這是《舌尖1》第一集開場的松茸,新鮮松茸切片油煎,金黃焦酥,相當有誘惑力。

有人又會說,這是油煎,和清炒不同,那再放個清炒的——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炒蘿蔔,一樣的簡單,但這個泛著油光的特寫秒殺金邊大白菜。

《舌尖1》中,連菜泡飯都拍得那麼誘人——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一邊是倒胃口的食物特寫,一邊是“油膩”的文案

學醫的小夥為了愛情辭掉大有前途的醫生職業,跑回老家結婚,還被迫繼承丈母孃的麻辣燙店,只因丈母孃心疼女兒做麻辣燙太辛苦。這樣尚有爭議的橋段被導演活生生按上一個“愛情偉大”。

四川串串,“串起了人與人的情誼”,廣東煲湯,“一盅湯,把全家都凝聚了起來”.....

類似這樣尷尬、油膩的話充斥整季。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如果說《舌尖2》已有“油膩”端倪,那《舌尖3》則是明目張膽的“油膩”。看到這些強按強扭的話,我隔夜飯都快要吐出來了。

不得不說,《舌尖3》每集的主題有創新,目前更新的1-6集分別是器、香、宴、養、食、酥。但是,每一集的講述卻不知所云

比如第三集,主題是“宴”,講中國的宴席。劇中例舉了農村流水宴、城市酒店宴、婚宴等,但無論哪一種宴席,都落在了具體食材、烹飪方式和“廚師的敬業”上。這三點適用於每一集,那麼分集主題的意義何在?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舌尖1》堪稱中國紀錄片的里程碑,在它之前,中國人很少看紀錄片,在它之後,各種紀錄片橫空出世。除了對美食的挖掘和精心呈現,情懷牌點綴得恰到好處,還在於美工上的創新。比如《舌尖1》的海報,被後來的紀錄片多次模仿,比如2016年的《本草中國》和姊妹篇《本草中華》。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舌尖3》的海報有所創新,美是美,卻怎麼看怎麼像日系風格。

《舌尖3》: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卻收穫滿屏的油膩

《舌尖》系列就這樣爛尾了,作為粉絲真的很心痛。原導演帶著原班人馬走了,《舌尖》也就不是原來的味道了。網友們帶著一顆吃貨的心而來,結果收穫的滿屏的“油膩”,深夜9點檔,是該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