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3月2日,正月十五,迎來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那麼,正月十五為何稱為“元宵節”?這個節日為何要吃“元宵”?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元宵節起源於漢代,據說是漢文帝時為“平呂”而設。公元前180年,大臣周勃、陳平掃除了呂氏家族的勢力,擁立漢文帝劉恆登基。因為漢文帝登基的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紀念,因此劉恆大赦天下,與民同樂。

以後每到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宮遊玩,張燈結綵,與民同樂,以示慶賀。因為那時人們把正月還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節”。到後來,司馬遷創立《太初曆》時,把元宵節定為重大的節日。

“星月當空萬燭燒,人間天上兩元宵。”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那麼,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呢?趙之珩進一步介紹說,根據史書記載,吃元宵的習俗最早見於唐五代,那時稱這種食品叫“面繭”或“圓不落角”,用糯米做皮,其中夾糖餡,與今天的元宵相似,後來因為是在元宵節吃的特定食品,乾脆就叫“元宵”了。

元宵節吃的這種特定食品,北方人稱元宵,在南方則稱湯圓。專家表示,不論是元宵還是湯圓,這些名字與“團圓”音近,取團圓和美之意,又逢十五月圓之夜,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來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元霄節的習俗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有團圓美滿之意。

【鬧花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

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送孩兒燈】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佔眾事。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此俗流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於記載。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湯圓的吃法


【水煮湯圓】

這是最簡單最家常的一種,這種做法遵循的原則“滾下水,慢火煮”,意思是說水煮開後,放入湯圓,要用湯勺慢慢攪動湯圓,順方向,不然湯圓都攪破皮就只能喝湯了,這樣湯圓不容易粘鍋,煮的過程中可以加點涼水,煮出的湯圓滑潤不破皮,等湯圓飄起來就住的差不多了,但是還要用小火,慢慢煮3~5分鐘。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油炸湯圓】

油入鍋加熱至7成熟,將湯圓下鍋(不要將冷凍的湯圓直接放到鍋裡,要將湯圓常溫後再放入,防止熱油遇水迸濺),炸湯圓時要慢慢給湯圓翻身,不要糊鍋,不然湯圓破皮就一鍋漿糊了,待湯圓炸透,表皮呈現金黃色時,即可關火盛盤。特點是外焦內軟,皮酥裡糯。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烘烤湯圓】

如果家裡有烤箱,可以嘗試。在烤盤底部塗抹稍許花生油,將湯圓在烤盤上一一擺放整齊,湯圓表面可以稍許刷一層油,將烤盤放入烤箱約十分鐘至湯圓呈金黃色,即可取出烤盤,這種做法的口感跟油炸的差不多,只是沒有油炸的酥,但是操作簡單、安全,關鍵不用擔心糊鍋破皮。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拔絲湯圓】

拔絲湯圓的前提是先將元宵炸熟,其實道理跟拔絲地瓜一樣的。鍋內加入白糖及適量的水,用小火慢慢將水加熱白糖溶化,一直加熱至白糖冒泡變成金黃色,此時將炸好的湯圓放入鍋內,迅速與糖攪拌均勻,迅速出鍋盛盤,就做成甜香可口的拔絲湯圓。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烤湯圓】

在整盤底部放一塊蒸布並塗抹一層油,防止湯圓粘鍋破皮,將湯圓一一擺放整齊,放入蒸鍋內,蒸15分鐘左右直至蒸熟,取出整塊蒸布直接擺放在盤子裡,吃的時候夾湯圓還不會粘在布上。這種做法湯圓柔軟香醇,還不帶湯水,更利於攜帶。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穿衣”湯圓】

不要被這個名字迷惑,其實道理很簡單,就像做糖葫蘆一樣,前提是湯圓提前炸熟,將芝麻炒酥,超過內加入白糖,加熱至熬成糖糊,加入芝麻、湯圓,滾粘均勻,即可出鍋,每一口都是香甜,芝麻香、糯米香、餡香交織在一起,美味~~~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酒釀湯圓

可以說是水煮湯圓的昇華版,首先鍋內加入水燒至水開,放入湯圓煮熟,加入酒釀(可取超市買現成的),可以依自己口味加點白糖(也可以不加);將雞蛋攪拌均勻,像作雞蛋湯一樣淋入湯圓鍋內,開鍋即可食用。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正月十五為啥叫“元宵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