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國保檔案(七)沁縣南涅水石刻

长治国保档案(七)沁县南涅水石刻

长治国保档案(七)沁县南涅水石刻

去過沁縣的人,就會知道著名的南涅水石刻。

长治国保档案(七)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国保档案(七)沁县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石刻館位於沁縣縣城南二郎山上,共三個院落,仿古式建築。南涅水石刻出土於50年代的沁縣南涅水村。

长治国保档案(七)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国保档案(七)沁县南涅水石刻
长治国保档案(七)沁县南涅水石刻

館藏的一千多件佛教題材的塔式雕刻品,時代最早的為北朝,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长治国保档案(七)沁县南涅水石刻

1959年在縣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即舊漢縣治)一處古寺遺址中發現出土。共計1100餘塊。據石刻題記,系北魏水平三年(510年)至北宋天聖九年(1031年)歷代積累的民間石雕藝術作品。造像多為平面正方形和錐形。每塊石刻四周滿雕佛龕、佛像及各種花卉紋飾,刻工精細,情態各異,有呼之慾動之感。每組5至7塊,均可迭壘成塔形,現已將200塊石刻迭壘成四幢"石塔",形成一處廊下塔林,十分壯觀。另有個體造像50尊,大的近3米,小的尺許,姿態秀麗,各遂其情,造型具有不同時代特徵。石碑22通,有造像和文字記事之分。造像多為選落塔形,即以四面開龕造像的方型石塊疊壘成塔形,為國內稀有。石刻分為碑文石刻、造像石塔、個體造像三大類型。

长治国保档案(七)沁县南涅水石刻
长治国保档案(七)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国保档案(七)沁县南涅水石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