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挑战业界大咖,你不可错过的7次问答!

点击标题下「中国城乡金融报」可快速关注

6月1日,农银报业有限公司在京(农行公主坟大楼)举办“金融开放提速 银行策略与布局”及“金融科技澎湃 银行路径与实践”主题论坛。

银行人挑战业界大咖,你不可错过的7次问答!

“金融开放提速 银行策略与布局”主题论坛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围绕《新形势下银行面临机遇与挑战》作主旨发言。其他几位专家分别从金融开放带来的影响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对外开放下的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银行业开放的风险与监管、银行业如何更好海外布局等角度展开主题发言。

在互动提问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农行海外机构与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展开精彩问答。

以下是“金融开放提速 银行策略与布局”主题论坛问答实录:

银行人挑战业界大咖,你不可错过的7次问答!

1双线出击必须遵循双重监管

农行悉尼分行:

中资银行海外发展应如何应对来自境外东道国和国内监管部门施加的日益严峻的双重监管?

银行人挑战业界大咖,你不可错过的7次问答!

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主任 吴琦

近些年来,中资银行在海外所面临的监管压力正在不断加大,也是当前中资银行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与我们重发展、轻合规的模式有关,而且东道国的发展水平、政策法规、文化风俗等与国内差异较大,随着银行走出去的深度和广度的提升,进一步放大了风险合规方面的不足。

国际金融监管规则是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金融监管规则的不断完善,境内外监管环境正在逐步实现某种程度的趋同性,要求中资银行在海外发展过程中必须同时遵守境内外的双重监管规则。

可以从两个方面应对:

从政府层面,积极参与国际监管规则的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加强双边或多边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沟通交流和监管合作,为银行业走出去创造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2贸易摩擦应防风险暴露

农行首尔分行:

在中美贸易摩擦和金融业双向开放背景下,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国内外经营环境是怎样的?

银行人挑战业界大咖,你不可错过的7次问答!

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 陆先界

在此,我们有必要探讨,美方为什么把金融开放作为贸易谈判的重要目标,这可能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中国金融业开放度确实较低,这有外资金融机构自身原因,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业务收缩,但我国开放度不够、制度环境不够完善也是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美方希望借此平衡中美贸易逆差,当年日美贸易争端,美方也是首先要求日本扩大金融开放。当然,中美贸易逆差主要原因是美国储蓄率过低。

同时,中国扩大金融开放并非来自美方要求,而是新一轮改革开放政策安排下的自主选择。

与银行相关的问题是,随着金融开放和利率汇率市场化程度提高,与既定的经济和物价增速相对应的利率水平会提高,我国经济尤其是企业杠杆率高企,利率中枢抬升将对高负债主体形成重要冲击,可能会加速高负债主体的风险暴露,这可能是未来我国银行业经营环境的重要变化。

3吸引客户必须换位思考

银行人挑战业界大咖,你不可错过的7次问答!

如今,改革开放已40年,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也已十余年,银行业开放的程度不断上升。请问,这些年来,各位专家在内地办理金融业务时,主要是在外资银行还是中资银行?为什么?

银行人挑战业界大咖,你不可错过的7次问答!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 杨涛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专业角度谈一点自己的判断。

首先,尽管国内各大城市都将成为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城市作为发展目标,但是从机构的股东结构、金融产品的交易结构、挂牌上市企业数量、参与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等量化指标衡量,我国大中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所以,金融对外开放肯定会使国内的普通金融消费者获得更优质、更多元化的金融选择。

其次,我个人认为本土的金融机构还是有其比较优势所在。消费者要不要选择在某家银行做业务,关键还是品牌效应和金融产品是不是符合客户需求。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外金融机构神话效应的逐步消退,国内的大型银行天然的品牌优势越来越明显。再加之国内金融市场有其特有的运行规律,很多外资银行进驻之后并不适应境内消费者习惯的红包大战、价格补贴等玩法。在这种竞争环境之下,如果国内大中型银行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更好地换位思考,更多地推进贴近C端客户来考虑问题,我还是看好国内银行的。

银行人挑战业界大咖,你不可错过的7次问答!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 宗良

对于这个问题我补充一下,因为我在家做金融业务还是比较多的,所以我比较有发言权。据我观察,普通消费者绝大多数的金融需求,中资银行都是可以满足的,在这方面中资银行要有信心。当然,外资银行在一些高端保险、高端理财或者全球资产配置等业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个随着国内银行的转型发展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4

做好份内的事未来市场会更大

银行人挑战业界大咖,你不可错过的7次问答!

农行苏州分行 汪治:

苏州作为一个外资客户和外资银行集聚的外向型城市,银行同业间外汇业务竞争异常激烈。请问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避免出现内外资客户批量“反水”情况,针对外资客户与本土企业分别有怎样的有效策略和手段,以及如何在与外资银行或中资国际业务资深银行(例如中国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中实现能力提升和持续发展?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 宗良

针对苏州这个情况,我提几个观点:

第一,随着中资银行海外布局的不断加快,农行今天在苏州失去一个客户,可能未来会在悉尼、首尔、莫斯科、纽约等地新增五个客户,我相信凭借农业银行的实力一定能做到。

第二,在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最期待的是中资银行能够服务好在中国市场上发展的全球客户,形成一个最好的营商环境,让中国成为全球资本投资的热土。在这个过程中,中外资银行可以共享更大的市场、面对更多客户。

第三,除了伴随中资企业走出去,中资银行还可以通过境内外分支机构联动,为外资企业到中国经营提供便利和服务。

第四,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充分转型、搞好创新、防控风险、做好合规,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5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银行人挑战业界大咖,你不可错过的7次问答!

农行山东分行 郇长亮:

面对金融的开放与提速,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应从哪一方面入手更好地去适应这种环境?

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主任 吴琦

吸引和留住人才是商业银行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未来银行业的人才流动或者说人才流失或将趋于常态化,这一方面需要金融机构主动调整和适应,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优化管理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加快业务转型,来留住和吸引人才特别是核心人才。另一方面,随着银行加快向综合化、国际化、轻型化、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性、跨界化、国际化等高素质转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所以也需要我们金融从业者自身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实现自身转型,把自身未来的一个职业发展与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相融合、相统一,满足银行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

6大变革时代需重树银行家精神

银行人挑战业界大咖,你不可错过的7次问答!

农总行企业文化部 许华民

刚才在主旨发言中,杨涛老师提出了“大变革时代需重树银行家精神”的观点,我想请问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负责人任职轮换的情况,这种现象和职业银行家精神之间是否存在冲突?

银行家作为现代经济运行中的特殊群体与金融血液的提供者,需要对经济社会肌体的成长持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如同支撑哥伦布艰难探索新大陆的热情一般,成为银行业大变革时代的积极能量提供者。

您提到的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跟行政性因素有关,一方面跟国内金融市场还不太成熟有关。我个人认为,整个银行业的现代化变革需要不断弱化来自行政性因素的干预和影响,这也是当前金融双向开放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职业银行家的培养角度来说,既需要在社会文化层面改变政绩观、发展观,不仅要追求做大做强,还要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又需要银行家自身具有维护职业道德与市场原则的勇气,把服务客户、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毕生的职业追求。我也曾经和一些国外的中小银行家深入交流过,很多都是怀着一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本地营商环境的情怀,真正扎根社区来实现自己作为银行家的理想抱负,这些也值得转型中的国内银行机构各层级的经营者学习借鉴。

7取经国外同业更好服务“小而美”

银行人挑战业界大咖,你不可错过的7次问答!

农行台州分行 应建明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不断提速的背景下,外资金融机构的进驻能否给中国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尤其是对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小微企业带来利好?

银行人挑战业界大咖,你不可错过的7次问答!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王东宾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首先想为“小微企业”做一个正名。过去大家总是用“小散差”来形容小微企业,实际上从微观角度而言,小微企业中包含着很多隐形冠军和高净值个人客户,我们更应该从一种“小而美”、“小而强”的角度去观察小微企业。小微金融服务也将是未来国内外银行经营发展的一个利润增长点。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小微金融服务技术和深耕细作、扎根社区的服务理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也值得中资银行充分学习借鉴吸收。尤其是一些中资的地方性中小银行,本身就具备一些本土化的竞争优势,如果能与外资银行深度合作,应该会在小微金融服务方面有较大的提升。这无疑利好广大的中小微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