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死的最有氣節的皇帝 年僅八歲不願受降投海自盡

趙昺,南宋最後一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趙昺時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

中國歷史上死的最有氣節的皇帝 年僅八歲不願受降投海自盡

1278年4月趙昺在岡州即皇帝位,改元祥興。1279年正月,元將張弘範率水陸兩路元軍直趨崖山。1279年3月19日 (農曆二月初六),雙方進行了最後的決戰,張弘範分兵四路,對宋軍發動猛攻。當時,陸秀夫和張世傑做好了分工,他負責近衛皇帝,張世傑指揮戰鬥,各自嚴陣以待。中國歷史上死的最有氣節的皇帝 年僅八歲不願受降投海自盡

中午時候,潮水猛漲,局勢漸趨平靜。陸秀夫和張世傑正商議退敵之策,忽聽元軍帥船鼓樂齊鳴。陸、張不知道這是敵軍發動進攻的信號,以為是元軍戰鬥間隙飲酒作樂呢,就放鬆了警惕。不料,鼓樂起處,四面元軍吶喊聲起,千艦齊發,合圍過來,這決定命運的最後一搏終於到了。中國歷史上死的最有氣節的皇帝 年僅八歲不願受降投海自盡

陸、張緊急分工,陸秀夫貼身皇帝周圍,張世傑驅艦指揮迎擊。張世傑還沒有來得及有效地組織起抵抗,狂風裡宋軍船隊中突然有一艘戰船的桅頂繩斷旗落,頃刻之間,幾乎所有艦船的檣旗也隨之飄落。宋軍一片驚慌失措。張世傑見旗落兵散,大勢已去,急忙調集親兵,殺出重圍,派一隻小船去接小皇帝。

中國歷史上死的最有氣節的皇帝 年僅八歲不願受降投海自盡

陸秀夫深恐有叛徒趁機向元軍賣主求榮,又擔心輕舟難以躲過元軍蛛網般的戰艦,招致幼帝被俘或遇難,就果斷拒絕了來者的請求。陸秀夫為了避免靖康之恥重演,當機立斷,決心以身殉國。他身穿朝服,來到幼帝趙昺面前跪下,滿臉凝重,恭恭敬敬三叩首說:“臣等不才,中興之路絕矣。我大宋江山的徽宗、欽宗、恭帝因投降受盡了北人的屈辱。陛下不應重蹈舊路,當為國死難。”中國歷史上死的最有氣節的皇帝 年僅八歲不願受降投海自盡

驚恐萬狀的幼帝似懂非懂地搖搖頭又點點頭。陸秀夫再次跪下向幼帝三叩首,趴在地上,讓幼帝爬上他的後背,背起小皇帝,跳入茫茫大海,頃刻間君臣二人就沉沒得無影無蹤。其他船上的大臣,宮眷,將士聽到這個噩耗,頓時哭聲震天,南宋在崖山的幾萬軍民紛紛投海殉國。至此,南宋徹底滅亡。中國歷史上死的最有氣節的皇帝 年僅八歲不願受降投海自盡

宋末帝趙昺雖然年僅八歲,還是個少不更事的孩子,但在那個被追剿逃亡的特殊時刻,氣節觀念早已銘刻在心。儘管最後投海是迫不得已,但在當時已別無選擇。陸秀夫成全了皇帝,也成全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