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孩子是哮喘的高危人群?

孩子一旦患上哮喘,就很难摆脱。不容乐观的是,近年来患哮喘的孩子一直呈上升的趋势。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区分出哮喘的高危人群,在真正患上哮喘之前,提高警惕意识,防患于未然呢?

哮喘的诊断标准

哪些孩子是哮喘的高危人群?

任何一种疾病都是有严格的诊断标准的,在判断喘息是否易发展为哮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 反复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 运动,以及过度通气(如大笑和哭闹)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

2. 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 还有一些哮喘表现不像上面所述那样典型,比如没有明显的喘息或哮鸣音,则需要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检测,看检测结果是否为阳性。

需要符合以上第1~4条的条件,或是满足第4、5条的条件的孩子,可以诊断为哮喘。

哪些疾病易被误诊为哮喘?

哮喘的诊断在临床上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存在很多个体化差异及其他干扰因素。因此,即使按照以上的标准,仍然不能百分百确诊哮喘,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一般而言,支气管异物、支气管结核、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都较容易被误诊为哮喘。此外,还有一些疾病其实和哮喘的发病机制类似或一样,只是临床的表现略不相同,处于哮喘诊断的边缘,但是尚不需要扣上哮喘的“帽子”。这类疾病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过敏性咳嗽。

怎样判定哮喘的高危人群?

国外采用哮喘预测指数(API)来判断是否为哮喘的高危儿童。API指数阴性预测值意义重大,API阴性者95%以上不发生哮喘。

如何判断API阳性

◆生后3年内反复喘息,1年内喘息发作≥4次。

◆具备1项主要指标阳性或2项次要指标阳性,即可判断为API阳性。

主要指标包括:①父母有哮喘病史;②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③有明确的吸入性过敏原致敏的依据,通常是尘螨、猫毛、霉菌等。

次要指标包括:①有食物过敏的依据;②外周血嗜酸性细胞≥4%;③与感冒无关的喘息。

喘息会发展成哮喘吗?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高热就会导致脑炎,咳嗽就会导致肺炎,喘息就会导致哮喘。疾病的诊断需要密切观察病情每天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提示这些疾病的症状出现,而不是在最初有症状时就能给出一个快速结论。

对于经常感冒咳嗽就喘的哮喘高危儿童,则需要提高警惕,比如可以在感冒初期尚未出现喘息的时候,就给予高剂量吸入性激素雾化,或者口服顺尔宁以预防喘息发作,通常预防用药的疗程是7~10天。

哪些孩子是哮喘的高危人群?

但是也有一些情况的喘息有可能是哮喘的信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

▸运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

▸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

▸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

Tips

如何从源头避免哮喘的发生?

目前认为母亲自然分娩,纯母乳喂养孩子,在孩子1岁之内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宝宝在出生早期多接触大自然、避免环境过分干净,也要避免妈妈孕期或孩子童年时期持续暴露于室内、室外的空气污染,这些措施都有可能降低孩子此后患哮喘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