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秋:發展京劇切忌丟、懶、散

 近來,戲曲界關於“京劇向何處去”的爭論很熱烈。這個爭論使我聯想到解放初期的情況,那時,京劇同現在差不多,不太景氣,劇目貧乏,演員也有個後繼乏人的問題,那時就有人提出京劇要消亡了。其實,京劇藝術不景氣不是劇種出了問題,而是舊社會造成的。經過戲曲改革,京劇藝術不僅在國內出現了興盛局面,而且在國外也享有崇高的聲譽,這就證明,京劇這個劇種的生命還是很強的。

 京劇存在問題,就象一個人有了病,有病就要看病,先不要忙著下結論,說他垂危了,快死了,這不是對病人負責的態度。應該著手找出他的病患所在,然後對症下藥。

張君秋:發展京劇切忌丟、懶、散

1956年周恩來總理觀看張君秋演出 

 如何改變當前京劇現狀,我粗略地想了想,是否有以下三方面應該注意:

 一是不能丟,不能把京劇的傳統丟掉。十年內亂,耽誤了一代人的培養,這不是小問題。劇種的興亡看演員,沒有演員,沒有新一代的接續,京劇就無法興旺。現在老演員不多了,許多寶貴的藝術遺產都在他們身上,應該抓緊時間搶救。 

 最近我在政協開會,寫了一個提案,要求為學院添置錄相設備,就是為了把他們的藝術儘快地錄製下來,以便廣泛地傳繪下一代,以免造成“人走戲亡”的遺憾,京劇的遺產不僅包括老前輩的藝術,也包括建國以來推陳出新的成果。搶救遺產不是為了把京劇恢復到建國初的水平上,而是要以建國後推陳出新的成果為起點,把京劇事業不斷向前推進。我在解放初期主要演的是傳統劇目,如《紅鬃烈馬》這個戲是我長期演出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我漸漸感到類似這樣的劇目不切合時代的需要,以後就開始排了《望江亭》、《狀元媒》、《西廂記》這樣的戲。

張君秋:發展京劇切忌丟、懶、散

張君秋之《望江亭》

 我恢復演出以來,首先恢復的是《望江亭》,而不是《紅鬃烈馬》,我認為這個戲不宜再演了,可以當做教學劇目。當然,優秀的傳統劇目也應恢復,但要經過加工整理,新編劇目也要加工整理。時代在發展,藝術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我恢復演出的《望江亭》、《西廂記》、《蘇三起解》、《春秋配》等劇目都是經過加工整理的。有的同志對搶救遺產的理解有失全面,以為越老越好,演《玉堂春》把“嫖院”也恢復了,還有的抓噱頭,搞些庸俗的東西,這不是傳統的精華,十七年中已被我們淘汰了,如今再拿出來,就不是搶救了,而是倒退,這樣做不利於京劇的恢復和發展。 

 二是不能懶,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造。現在演出的京劇劇目,除了傳統戲,就是移植的劇目,很少有自己的創作,傳統戲也是那麼有限的幾個劇目,這怎麼能滿足廣大觀眾的需要呢?這起碼是懶的一種表現。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許多著名的藝術家,他們都是在不斷地創作新劇目當中發展自己的藝術的。梅先生直到晚年還新編了《穆桂英掛帥》;馬連良先生五十多歲還要排新戲《趙氏孤兒》,他最後排的新戲是同我合作的現代戲《年年有餘》。沒有新劇目,很難想象藝術會發展。我們不能死抱著幾齣傳統戲不放,或是靠移植,當然,兄弟劇種好的劇目不是不可以移植,但我們應立足於創自己的劇目,不要一個《春草闖堂》出來,一窩蜂都去闖堂,“別人打下的江山我來坐”,這種思想要不得。

張君秋:發展京劇切忌丟、懶、散

梅蘭芳之《穆桂英掛帥》 

 三是不能散,搞事業要靠大家齊心協力。現在有些京劇團體不夠團結,有的同志互相瞧不起,還有的把藝術據為己有,自己演過的戲不願叫別人演,少數青年演員在業務上不夠努力,還埋怨領導不培養、觀眾不懂戲,等等。京劇的劇目貧乏以及藝術質量不高都是和上述現象有直接關係的,當然還有其它的原因。這裡,我想要強調的是演員自身。作為一名從事京劇事業的演員,應該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互不服氣,懶散鬆垮,都是對事業不負責任的表現。要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梅、程、荀、尚,風格各異,他們彼此之間都很尊重。我聽他們談別人都是談優點,沒聽到過他們互相挖苦的話。

 過去講,同行是冤家,解放後改變了這種傳統的陋習,過去的北京京劇團,馬連良、譚富英、裘盛戎和我同在一個團裡,這在舊社會是不可想象的,特別是馬、譚二位,都是老生名角,長期同處在一個團裡,更是不可能。我們一起合作了許多戲,如《趙氏孤兒》、《秦香蓮》、《狀元媒》等,譚富英在《秦香蓮》裡演陳士美,他的戲不多,但他比自己主演《失、空、斬》還賣力氣;馬連良在《狀元媒》裡演呂蒙正,他的戲也不多,但他同樣嚴肅認真,他唱的那兩段【流水板】灑脫俏皮,為這出戏增色不少。總之,在這些戲裡,無論戲多戲少,沒有爭主角,互不服氣,或是上臺泡湯的,大家都抱定了一個目的——把戲演好。所以,這種嚴肅的通力合作的藝術創作態度對發展京劇事業是十分必要的。 

 我想的可能還不全面,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我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想方設法,擰成一股勁,把京劇事業搞上去。 

 (《戲曲藝術》1980年第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