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尖酸刻薄小性儿?你只看到了她的任性,却没有看到她的成长!

林黛玉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林黛玉、薛宝钗并列第一)之一。林黛玉的前世是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受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得久延岁月。得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也随后下凡投胎,以一生的眼泪偿还其灌溉之恩。绛珠仙草转世的林黛玉与赤瑕宫神瑛侍者转世的贾宝玉青春年少,有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发展成爱情。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黛玉尖酸刻薄小性儿?你只看到了她的任性,却没有看到她的成长!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先任兰台寺大夫,后被钦点为巡盐御史。林家祖上曾袭过列侯,至林如海,便从科第出身。林家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林黛玉的母亲是荣国公府最受宠的嫡出千金。林黛玉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林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黛玉六、七岁时母亲早亡,外祖母(贾母,文中一般称为老太太)把她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十一、二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

黛玉尖酸刻薄小性儿?你只看到了她的任性,却没有看到她的成长!

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

黛玉尖酸刻薄小性儿?你只看到了她的任性,却没有看到她的成长!

王夫人(贾宝玉的母亲)的陪房周瑞家的因有事到薛姨妈(王夫人的妹妹,薛宝钗的母亲)家里,薛姨妈让顺便把一些新巧的宫花分送给贾府的三位姑娘、林黛玉及王熙凤(贾府的当家媳妇),周瑞家的因为顺路,图省事,最后才送到林黛玉这里。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黛玉尖酸刻薄小性儿?你只看到了她的任性,却没有看到她的成长!

贾母说要给薛宝钗过生日,让王熙凤负责操办。因为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所以就在往年林黛玉生日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些,还定了一班新出小戏,大家一起吃酒饭,一起看戏,都来捧场,好不热闹!这一切,唯有林黛玉知道了心里泛酸,不想出来捧场,不想去听戏。宝玉因不见林黛玉,便到他房中来寻,只见林黛玉歪在炕上.宝玉笑道:“起来吃饭去,就开戏了.你爱看那一出?我好点。”林黛玉冷笑道:“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来,拣我爱的唱给我看.这会子犯不上赶着人借光儿问我。”宝玉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明儿就这样行,也叫他们借咱们的光儿。”一面说,一面拉起他来,携手出去。席间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说这是“热闹戏文”,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那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又好,词藻更妙。”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林黛玉道:“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

黛玉尖酸刻薄小性儿?你只看到了她的任性,却没有看到她的成长!

黛玉父母双亡,寄居于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极度的自卑心理形成极端的个人主义。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卑情结会产生对他人、对世界的紧张感,但紧张感是不能持久的,于是争取优越感是自卑情结的补偿心理。通过凌驾于他人之上,使别人不便发怒的打趣取笑,获得一种优越他人的自信,恰恰是源于她内心的自卑。黛玉嘴巴不饶人,特别爱打趣他人,李嬷嬷说:“真真这个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呢。”宝钗说:“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恼不是,喜欢又不是。”连寡嫂李纨也说:“你们听他这刁话,他领着头儿闹,引着人笑,倒赖我的不是。真真恨的我只保佑明儿你得一个利害婆婆,再得几个千刁万恶的大姑子小姑子,试试你那会子还这么刁不刁了。”

黛玉尖酸刻薄小性儿?你只看到了她的任性,却没有看到她的成长!

林黛玉出身于"清贵之家",由于小时父母钟爱,贾母的偏爱,使善于察言观色的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懒于与他人共。她称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老货”,取笑刘姥姥是“母蝗虫”,湘云、宝钗,甚至寡嫂李纨她也敢打趣。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她时,她关心的不是花,而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她要的是“天之骄子”独占全部的爱,优厚的爱。后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孤苦伶仃。环境的龌龊势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备",为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她始终"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并且常以"比刀子还利害"的语言,揭露周围不合理的现象,见一个打趣一个,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爱恼”。

黛玉尖酸刻薄小性儿?你只看到了她的任性,却没有看到她的成长!

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 这日宝钗来望他,因说起这病症来,宝钗建议黛玉吃燕窝粥滋养,黛玉说自己的处境实为不便,“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耽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宝钗道“你才说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我明日家去和妈妈说了,只怕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黛玉忙笑道:“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到了晚间,宝钗便派了一个婆子,给黛玉送了一大包上等燕窝来,还有一包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说:“这比买的强.姑娘说了:姑娘先吃着,完了再送来。”黛玉道:“回去说`费心。”命他外头坐了吃茶.婆子笑道:“不吃茶了,我还有事呢。”黛玉听说笑道:“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

黛玉尖酸刻薄小性儿?你只看到了她的任性,却没有看到她的成长!

纵观全书,在第四十五回黛玉与宝钗结成金兰契之前,贾府诸人对黛玉多是这些小性、爱恼、刻薄的负面评价。直到黛玉对宝玉放心后,对宝钗也不再疑其藏奸后,黛玉在贾府的形象才有了质的飞越。整部《红楼梦》中最具成长型的人物可能要数林黛玉。随着年龄渐长,黛玉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圆融了许多,也不再动不动发脾气,使性子了。不论我们的内心深处是多么想一直做那个天真任性,被父母宠爱的小女孩。人总是要成长,要成熟,要从自我的世界走出来,与外界对接,完成人的社会性。一个健康的成长历程,是先学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个性,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他人,了解社会的规则,然后建立起与他人,与这个世界的连接。当宝钗派婆子给她送燕窝,黛玉对婆子又是请茶,又是赏钱。连贾府上上下下都不喜欢的赵姨娘,黛玉明知她去探春那,顺路人情来探她,她也能虚礼周全。这情景与周瑞家的送宫花,甩手丟了“什么臭男人用过的”念珠,动不动就抹眼泪哭诉“你们欺负我”“我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那时那景相比,黛玉的变化可以说天翻地覆。她再也不是那个把自己锁在潇湘馆黯然神伤,孤芳自赏的小女孩,她的内心在成长,在强大。她的世界不再是只能容纳她的情绪,她的生活。她在默默地学习社会规则,学习接纳别人,宽容别人。从此,她走出自我的世界,从一个率性而为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善于周全的成人。

黛玉尖酸刻薄小性儿?你只看到了她的任性,却没有看到她的成长!

黛玉出于和贾宝玉一致的叛逆性格,她鄙视封建文人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在贾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生活中,只有自幼耳鬓厮磨的贾宝玉才是她唯一的知己。她和贾宝玉之间的真挚感情,成了她能在这个势利环境中生活下去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在焚稿断痴情一回中,她一面吐血,一面焚稿,以死向这个黑暗的社会表示最后的反抗。在黛玉身上又使我们看到一种新型妇女的思想意识的萌芽。

黛玉尖酸刻薄小性儿?你只看到了她的任性,却没有看到她的成长!

喜欢黛玉,并不需要一味地否认或者掩饰黛玉身上的不完美。如果你只看到了黛玉的任性,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黛玉的成长!林黛玉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少女。她早年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是她孤高自许,在那人际关系冷漠的封建大家庭里,曲高和寡,只有贾宝玉成为她惟一的知音,遂把希望和生命交付于对贾宝玉的爱情中。她并没有为了争取婚姻的成功而屈服于环境,也没有适应家长的需要去劝告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她我行我素,用尖刻的话语揭露着丑恶的现实,以高傲的性格与环境对抗,以诗人的才华去抒发对自己命运的悲剧感受。她为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纯洁的爱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