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三角梅的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助力扦插生根率

掌握三角梅的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助力扦插生根率

  三角梅屬下几种Bougainvillea spp.又统称为叶子花、簕杜鹃、宝巾花、九重葛等,为紫茉莉科三角梅属常绿攀援灌木,在广东地区常以“簕杜鹃”著称。三角梅由于生长快、花期长、色彩艳丽、抗逆性强、耐修剪、易管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种,在广州市还在天桥绿化中大量应用,使天桥绿化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

  天桥绿化已成为广州城市绿化的一道亮丽风景,但由于目前主要应用‘小叶紫花’光叶三角梅B. glabra‘Sanderiana’而显得花色单一。三角梅原产南美巴西,通过250多年的栽培,现已培育出观赏价值的品种300多个,其中将近20个品种适合在广州天桥绿化上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文进行了三角梅9个品种的嫩枝扦插繁殖试验,以期为规模化繁殖三角梅种苗提供技术支撑。

掌握三角梅的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助力扦插生根率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的陈田基地,扦插床设置在塑料大棚内,床宽1.1 m、基质厚10 cm,不同基质间用板隔开。在扦插床上加拱棚以便扦插后加盖薄膜保湿。在2017年2~3月从3~4年生三角梅植株上采集1年生枝条,剪除叶片和刺,用湿毛巾裹住枝条保湿备用。剪除枝条先端20 cm未木质化部分,取其下浅褐色且略带绿色的部分剪成长10~15 cm的茎段作为插穗。

  在前期预实验的基础上,以木屑(杉木)作扦插基质,采用“根太阳”500 mg/L作促根剂进行了9个种(包括种下等级)的嫩枝扦插繁殖试验。9个种分别是巴特三角梅Bougainvillea ×buttiana的‘柠檬黄Golden Glow’‘重苞大红 Mahara ’和‘金边玫红Savitee’,光叶三角梅B. glabra的‘白花Alba’和‘小叶紫花Sanderiana’,秘鲁三角梅B. peruviana的‘樱花Imperial Delight’和‘金心双色Thimma’,毛叶三角梅B. spectabilis的‘玫瑰红Barry’以及‘黄金叶紫花Sweet Dreams’。

掌握三角梅的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助力扦插生根率

  以‘樱花’秘鲁三角梅为材料,进行扦插基质和促根剂筛选试验。扦插基质试验采用河沙(CK)、珍珠岩、珍珠岩+泥炭和木屑(杉木)。促根剂采用“根太阳”、“坪安16”和IBA(吲哚丁酸)。“根太阳”(国光)400~700倍,取原药液加水稀释至需要的倍数。IBA(伯奥)200~2000 mg/L,先称取2 g IBA用25 ml 的1 N NaOH溶解后,缓慢加入纯净水中,配制成2000 mg/L母液,再加水稀释至相应的浓度。“坪安16”则直接蘸粉。

  插后覆盖薄膜,适时浇水以保持湿润。扦插后2个月进行生根统计,插穗生根率指生根的插穗数占插穗总数的百分比值。根条数只计从插条长出的一级根,侧根不计数。观察后生根苗及时上盆,浇透水,并加遮荫网进行培育。

掌握三角梅的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助力扦插生根率

  2 结果与分析

  2.1三角梅不同种嫩枝扦插的生根比较

  三角梅嫩枝扦插 15 d內插穗无明显变化,20 d后插穗开始有萌芽并逐步展叶,无脱落现象,一些插穗还出现开花。30 d后插穗基部皮孔开始膨大,随后节间部位开始出现白色根源基,逐步形成不定根,然后不定根上长出大量侧根,形成发达的根系(图1~2)。

掌握三角梅的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助力扦插生根率

  三角梅不同种插穗生根率、平均根数差异极显著(P<0.01)。‘重苞大红’生根率最高;其次是‘金边玫红’,但它与‘小叶紫花’差异不显著;再次是‘小叶紫花’‘樱花’‘柠檬黄’,3个品种生根率差异不显著;‘玫瑰红’‘金心双色’‘白花’生根率最低,差异不显著(表1)。‘金边玫红’‘柠檬黄’平均根数最高;其次是‘樱花’‘黄金叶紫花’‘玫瑰红’;最低为‘金心双色’‘白花’。‘金边玫红’生根率和平均根数居前,是最易繁殖品种,‘金心双色’和‘白花’反之,是较难繁殖品种。

  2.2不同基质对三角梅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樱花’秘鲁三角梅嫩枝采用“根太阳”500 倍液作促根剂,使用河沙、珍珠岩、珍珠岩+泥炭以及木屑作为扦插基质都可生根,生根率介于28.9%~36.7%,差异不显著(P>0.05)。4种基质插穗平均根数差异极显著(P<0.01),木屑平均根数最多,其次河沙和珍珠岩,两者差异不显著,最少是珍珠岩+泥炭。木屑平均根数比珍珠岩+泥炭多50%,表明这种基质适宜作‘樱花’秘鲁三角梅的扦插基质(表2)。

掌握三角梅的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助力扦插生根率

  2.3不同促根剂对三角梅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以木屑作扦插基质,对‘樱花’秘鲁三角梅嫩枝进行了不同生根剂的扦插生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表3):不同生根剂的促根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使用生根剂的处理生根率显著高于对照清水。3种药品生根效果最好为IBA,500、1000、2000 mg/L IBA处理生根率显著高于“根太阳”“坪安16”,后两者促根效果差异不显著。用200、500、1000 mg/L IBA处理‘樱花’秘鲁三角梅嫩枝生根率依次升高,2000 mg/L IBA比1000 mg/L IBA生根率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用700、600、500倍“根太阳”处理‘樱花’秘鲁三角梅嫩枝生根率依次升高,400倍“根太阳”比500倍生根率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

  平均根数方面,“根太阳”显著高于其它处理,IBA、“坪安16”、清水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生根率较高的500、1000、2000 mg/ L IBA处理平均根数差异不显著。

  上述结果说明,IBA、“坪安16”“根太阳”3种生根剂均可不同程度促进‘樱花’秘鲁三角梅的嫩枝生根,但浓度不宜太高,1000 mg/ L IBA效果最佳。

掌握三角梅的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助力扦插生根率

  3讨论

  三角梅的繁殖方法有压条、嫁接、组织培养、扦插等方法,其中扦插繁殖因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而在新品种上广泛采用。

  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梅利用木質化的老枝条扦插很容易生根,扦插生根通常率高达90%以上,但老枝条取材困难,限制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作为攀援性灌木,三角梅1年生枝条往往长达1 m以上,若能利用嫩枝进行扦插,将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插穗材料,促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但嫩枝扦插生根较老枝困难。黄敏玲等报道B. blabra ‘Snow White’老枝扦插生根率达到100%,而半木质化枝条的扦插生根率仅26%。谢大军等报道三角梅枝条粗度与成活率成正相关,枝径大于2.5 cm 时成活率接近100%,枝径1~2.5cm时成活率大于88.4%,枝径0.5~1 cm时成活率60.0%,枝径小于0.5 cm时扦插成活率仅35%。杨晓盆等报道三角梅的当年生嫩枝作插条,无论何种处理都难以生根。本文进行了三角梅属9个种的扦插试验,其中‘樱花’秘鲁三角梅嫩枝用IBA1000 mg/ L处理时扦插生根率66.7%,这对加速三角梅新品种的推广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尚需进一步提高嫩枝的扦插生根率。黄力等采用光叶三角梅B. glabra嫩枝(半硬枝)在NAA200 mg/L浸泡24 h后扦插时能达到83%的生根率;李翩翩等以‘晚霞’毛叶三角梅(B. spectabili‘WanXia’)嫩枝利用ABT生根粉30 mg/L浸泡4 h,扦插生根率为72.2%;唐海英等在三角梅嫩枝扦插3个月后调查生根情况,生根率可达89.4%。 前人这些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延长促根剂的处理时间和插穗留床时间可以获得较高的扦插生根率。

  本文采用秘鲁三角梅的芽变品种‘樱花’嫩枝扦插的生根率最高66.7%,清水对照才3%;而郑盛斌等[18]报道Bougainvillea ×spectoglabra ‘Ice Kriui Variegata’嫩枝采用ABT生根粉1号(ABT-1)和 NAA 300mg/L促根生根率均达到86%,清水对照生根率可达46%。在本试验中,巴特三角梅品种‘重苞大红’和‘金边玫红’的生根率远较 ‘白花’‘金心双色’和‘玫瑰红’的生根率高,由于巴特三角梅也为杂交品种 ,而‘白花’‘金心双色’和‘玫瑰红’是芽变品种,三角梅的杂交品种是否更易生根值得进一步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