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丨AI交警正式上岗 专治行人闯红灯

聚焦信息技术领域 为产业发声

趣读丨AI交警正式上岗 专治行人闯红灯

导读

不同于车辆管理的罚钱扣分,闯红灯的行人打不得、骂不得、罚不得(基数太大)。为了管理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各地交警部门“各显神通”,采取了或强硬或智能的预防措施,究竟都用了哪些方法来纠正行人的这一恶习呢?让我们一一道来……

湖北:向灯者喷水雾

趣读丨AI交警正式上岗 专治行人闯红灯

湖北大冶近日出现了一种防闯红灯“神器”,这款“神器”安装在人行道旁,由几个黄色的“铁桩”组成,在红灯状态下行人一旦越线,“铁桩”会立刻喷出水雾,同时提示行人“请遵守交通规则”。

该“神器”由“行人闯红灯自动识别抓拍系统”和“行人过马路激光彩虹道闸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系统从研发到使用,共花费两个多月时间,包含数据库在内的先期研发制造共投入130余万元。

趣读丨AI交警正式上岗 专治行人闯红灯

“行人闯红灯自动识别抓拍系统”由前端抓拍单元、违法曝光单元及后台数据分析等部分构成,主要通过视频检测行人闯红灯的行为,对人脸进行实时提取和识别,自动储存闯红灯的人脸数据并上传至大冶市公安局大数据侦查实验中心,通过联网搜索比对核实违法人员的真实身份,并实时在电子大屏上对违法人员进行曝光。

趣读丨AI交警正式上岗 专治行人闯红灯

“行人过马路激光彩虹道闸系统”由激光彩虹设备、红绿灯提示设备和语音警示设备组成。

当行人闯红灯时,系统会发出“您已闯红灯,现在是红灯,请不要通行,通行危险”的语音提示,激光彩虹灯的照射下,自动喷射水雾对闯红灯行人进行警告。

北京:闯红灯与个人信用挂钩

趣读丨AI交警正式上岗 专治行人闯红灯

相比湖北的强硬措施,北京通州的措施似乎要“文明”多了。今年4月28日,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东路和梨园北街十字路口部署

首个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警示设施,在该路口闯红灯的行人将被抓拍下来并即时显示在路口旁边的大屏幕上。除此之外,闯红灯违法记录以后还会与个人信用挂钩,对道路行人实现警示和惩罚作用。

趣读丨AI交警正式上岗 专治行人闯红灯

北京市法学会常务理事、公益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凝表示,目前的人像识别技术很成熟,从后台可以轻易识别同一人是否多次闯灯。刘凝认为,违法行为与个人信用挂钩是可以做到的,“记录了一次闯灯没问题,但是一百次的话,就可以看出个人信用有问题了。”刘凝称,除了传统的金融机构信用识别系统之外,比如在求职的时候,

用人单位可以参考你的个人交通违章记录对你个人的信用综合考评,促使交通参与者不得不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深圳:“AI 交警”抓拍违规者

趣读丨AI交警正式上岗 专治行人闯红灯

深圳也推出了类似的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研发了“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

通过视频检测行人闯红灯行为,对行人面部信息进行提取、识别,并与后台人口信息库进行比对关联,查处行人闯红灯行为。而且对于违章可能性较高的行业群体,深圳交警先完成了包含外卖、快递、燃气等人员的特殊行业人群信息库。这套系统除了重点查处上述特殊行业人群闯红灯,也会用于非机动车行驶于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

趣读丨AI交警正式上岗 专治行人闯红灯

据深圳方面介绍,

闯红灯者被设备抓拍后,经人脸识别系统自动比对,违法行为人的身份信息即被推送至执法平台进行人工审核确认,确认完成后,系统将自动提取违法行为人在交警备案登记的手机号码,并发送违法处罚告知信息。深圳交警还开通了一个专门的页面对闯红灯行为进行曝光,访问者可以看到闯红灯行人的部分姓名和身份证号,照片则是对面部进行马赛克处理。

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不但是为了缓解主要线路的交通压力,使各个方向的车辆人流安全有秩序的通过路口,更是为了保障行车和人的安全,而中国式行人过马路却让交通信号灯形同虚设。如今“AI交警”诞生,这样的陋习就要被终结了。这样的治理方式,你看好吗?

黄河连线系太原九州连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