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的清朝英语教材曝光,学英语这件事,我们老祖宗也很头疼

大家都有在刚接触英语摸不着门路的时,用中文或者拼音来标注英语读法的阶段。可是你知道吗,这个学英语的歪招,我们老祖宗以前都在用。这本曝光的150年前的英语教材,就是这种方法的雏形了。

150年前的清朝英语教材曝光,学英语这件事,我们老祖宗也很头疼

清朝的时候,因为中外贸易的关系,很多眼界比较广的商人就开始学习外语了,当时流行了一本名叫《鬼语》的册子,上面都是一些常用英文的发音注解,方便大部分的人来自学英语,注解都是用中文标注的,在当下形成了一股热潮。

150年前的清朝英语教材曝光,学英语这件事,我们老祖宗也很头疼

清朝的时候,很多其他的国家的人都来中国进行友好沟通,自然而然,语言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这些英语教材为了迎合当下的国情,也多以经济贸易方面为主。例如,减一半就是了的英文是Less one half of your price,被中文注解后就成为了肋司、氓、哈夫、哑夫、尤、濮癵司,真的是令人啼笑皆非。而且当时的“普通话”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也有出入,我们现在读起来也格外别扭。

150年前的清朝英语教材曝光,学英语这件事,我们老祖宗也很头疼

这本教材虽然是150年前的,但是仍旧非常贴心的告诉了大家,这本书的使用说明,“汉字是从右到左读的,英文是从左到右读的”。而且作者也告诉了大家,学习语言需要自己去揣摩,他能教给大家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其余的全靠自己了。

其实清朝不止有教材,在1862年的时候,有位英国人在上海建立第一间民办的英语培训学校。而且通过《上海新报》宣传,但因为该报纸的受众群众是上海商业界的大佬们,所以说虽是民办学校,但是其实学校本质上面对的是一些业界精英们的二代,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官二代和富二代。

不难看出来,当年我们的老祖宗对学英语这件事,也是相当头疼,和我们现在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你看,就连我们小时候学英语用的中文标注法,也是当年他们玩剩下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