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歲孩子,拖沓和任性時內心是無助的

6-12歲孩子,拖沓和任性時內心是無助的

“拖沓”和“任性”的孩子,其實是對家長的反抗。家長們要做的是在恰當的邊界基礎上給予孩子足夠的理解,信任。“靜待花開”不僅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孩子內在充盈豐盛的源泉!

6~12歲年齡階段,是孩子的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最易出現行為問題的時期。父母反映(確切的說是母親在反映)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惱火的是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拖沓得很!”或“我最頭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其實,兒童所有的行為問題,不管是好的壞的都反映著我們父母的行為方式。

拖沓和任性是孩子反抗父母的軟硬兩種形式

“拖沓”是做事情拖拉、沒效率,“任性”是不聽別人意見、執拗。看起來這兩者有明顯區別,但這兩種現象有著相關性,即任性與拖沓是反映同一種教育方式下的兩個不同側面。

拖沓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較“軟性”的對抗,而任性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較“生硬”的對抗。看似只表現了其中之一問題的孩子身上,同時也隱含著另一種問題的性質。

就是說看起來很拖沓的孩子,其實是在用拖沓的手段,說明他的任性:不想按你說的那樣做!很任性的孩子,總要以某種或多種方式來表達他的這種執拗個性:要麼不等父母話說完,他扭頭就走;要麼就是你說你的,我拖拉我的;要麼就發脾氣;要麼就是不吭聲……因此說,孩子的拖沓就是他的任性,孩子的任性可以用拖沓來表現。

6-12歲孩子,拖沓和任性時內心是無助的

總表現得拖沓或任性的孩子內心是無助的

孩子的問題往往隱藏著他們真實的擔憂、憤怒、失望、傷心等。孩子的心理和情緒狀態,主要是依靠行為語言來表達。

總表現得拖沓或任性的孩子,其內心是無助的,情緒是不愉快的:他這種行為背後的無意識語言在說“我鬥不過你,我就要這樣才舒服”。拖沓的信息裡,隱藏有孩子對父母總是“催促”的不滿與報復;任性的種種表現的信息裡,隱藏有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敵意。而敵意說明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很少甚至沒有承認或接受過孩子的情感,而是對孩子過多的干涉。拖沓、任性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用成人對效率的要求在“訓練”孩子。

拖沓與任性的孩子的父母,必有其以下行為模式:性格急躁、思維反應快、處事較果斷、高價值觀、高期望值、講究效率、喜歡操控和教導人。他們養育孩子的方式,主要以說教、給現成的答案、命令,“你要……”,“你應該……”,“你不應該……”等。在這種行為模式下,孩子體驗的是:總有人為我安排、操心、做事,而不必獨立思考。因而難以養成對自己行為的負責任能力。

嘮叨型的父母,以成人的行為標準要求孩子。有關日常生活上的事,小孩子不可能很快地、熟練地掌握技巧,對他們最好的幫助就是你的態度:耐心的等待,對任務的困難進行一點評價。如“收拾好床鋪很不容易”、“一個小時做好這個模型很難”等。

所以,父母的行為模式決定孩子的行為表現。要改變孩子的拖沓與任性,父母要先正視自己的行為方式。

6-12歲孩子,拖沓和任性時內心是無助的

強大的動力來自強烈的慾望——讓您的孩子發揮無限潛力

當今社會,對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一般家庭都是能夠做得到的,而相對在孩子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的教育方面,我們的教育卻顯得無能為力。

現代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其中,成長性動機則是越得到滿足越強烈。

很多時候,高層次的需求都是在家長的強迫下得到滿足的。例如,有些孩子從小就開始每天輾轉於心算、跆拳道、美術、音樂、英語等各種課外輔導班之間,如果在此過程中遭到挫折孩子就容易失去慾望,不再向更高層次的需求發展。

真正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不是靠別人的強迫做到的,而要靠孩子自己給自己創造良好的心理氛圍。這需要父母、老師,及其他周圍環境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引導和啟發他們的強烈慾望。

正如一位教育專家所言: “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只能起到協助作用,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自己幫助自己。如果他有強烈的意願,他真的是願意去,方法是無限的。孩子們是很聰明的,只要他們想做(want to do),怎樣做(how to do)他們自己是可以找到辦法的。其實孩子沒有辦法事事成為第一,不管是學業上還是興趣上。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曾經有過第一的感覺。這種感覺對他的發展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