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黑大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与俄罗斯学者在大兴安岭地区开展联合考古活动

基层动态|黑大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与俄罗斯学者在大兴安岭地区开展联合考古活动

2018年5月23-26日,在黑龙江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与俄罗斯阿穆尔州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共同在大兴安岭地区开展联合考古活动。这是继前两个年度之后再次就黑龙江及东北亚考古相关问题开展的学术合作。

参与本次活动的中方人员有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学系包曙光和蒋辉;俄方人员有阿穆尔州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吉尼斯·帕夫洛维奇·沃尔科夫和科瓦连科·斯坦尼斯拉夫·维克托洛维奇,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所涅斯捷罗夫·谢尔盖·帕夫洛维奇和阿尔金·谢尔盖·弗拉基米洛维奇。

在四天的联合考古活动中,双方主要集中在呼玛县和塔河两县,重点参观了呼玛县的老卡、老卡南、鸥浦、江湾,塔河县十八站和红旗桥等遗址。这些遗址有的曾经有过考古发掘,如塔河县十八站几处遗址;有的系文物考古部门在历次的文物普查时发现,如呼玛县老卡、老卡南、鸥浦等遗址。这些遗址年代最早的有旧石器时代晚期,最晚的为辽金代时期。它们共同见证了黑龙江流域区悠久的古代历史与文化。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由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的不充分,还存在文化遗存不连续、分布范围不清晰以及缺乏与俄罗斯境内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等问题。这正是我们中俄考古学界共同关注和努力的原因和动力。

基层动态|黑大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与俄罗斯学者在大兴安岭地区开展联合考古活动

基层动态|黑大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与俄罗斯学者在大兴安岭地区开展联合考古活动

基层动态|黑大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与俄罗斯学者在大兴安岭地区开展联合考古活动

基层动态|黑大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与俄罗斯学者在大兴安岭地区开展联合考古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