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

宋神宗即位的时候才20岁,有心改革一番,他身边的官员韩维便推荐了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

王安石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宋仁宗时曾调他到京城当管理财政的官,他到京城,就向仁宗上了一份万言书,提出他对改革财政的主张。

当时宋仁宗刚刚废除范仲淹的新政,一听到要改革就头疼,根本没理王安石。这一回,王安石接到宋神宗召见的命令,又听说神宗正在物色人才,改革朝政,就高高兴兴地应召上京了。

一到京城,宋神宗果然召他单独进宫谈话。王安石趁机提出了改革的的主张。1069年,宋神宗把把王安石提升为宰相,进行变法改革。
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

这场改革发生在煕宁年间,因此也叫“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青苗法:在每年青黄不接之际,将官仓里的存粮贷给农民,减少高利贷的盘剥,又使官仓存粮“新陈相易”。

募役法:官府的各种差役、民户不再自己服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服役。民户按贫富等级,交纳免役钱,原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钱。这样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

农田水利法:政府府鼓励地方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四、方田均税法:为了防止大地主兼并士地、隐瞒田产人口,由政府丈量土地,核实土地数量,按土地多少、肥瘠收税。
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

五、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有所增加。

由于王安石的改革面比范仲淹大多了,因此遭到更多地主、贵族的反对,其中最著名的反对派代表就是司马光,他认为祖宗所制定的法律规章,是绝不能有任何改变的。
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

1074年,河北闹同了一次大旱灾,农民到处逃荒。一些官员趁机进言,说旱灾是王安石变法造成的,要求神宗把王安石撤职。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也在神宗面前哭哭啼啼,诉说天下被王安石搞乱了,逼神宗停止新法。

宋神宗本来在众多的反对声中就已是勉强支持了,如今也只好先妥协,他让王安石暂时离开东京,到江宁府去体养。第二年,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当宰相。

然而刚过了几个月,天空便出现了彗星。彗星也叫扫把星,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预兆。宋神宗慌了,要大臣对朝政提意见。一些保守派又趁机攻击新法。王安石迫不得已,只好再一次辞去宰相职位,回江宁府去了。
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

王安石走后,他的助手吕惠卿继续主政,然而不久即被攻击去职,只靠宋神宗一人坚持新法。1085年,宋神宗去世,10岁的儿子赵煦即位,是为哲宗,由祖母高太皇太后临朝执政。这位老太后立即召回被贬到洛阳的司马光来担任宰相,变法也立即即停止,所有的新法全部撤销,一切恢复原状,王安石变法宣告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