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一年要吃多少顿饺子?

过去吃顿饺子就算过年,没饺子好像又不像过年,2017的这个冬至,沈阳竟然白天温度最高达到零上几摄氏度,听说老家齐齐哈尔温度也回升。下班后去吃了沈阳的老字号吃了一顿饺子,当地满族后代跟我说沈阳老字号有好几个是饺子,老边饺子,甘露饺子,三盛轩回民饺子,这三个最有名的应该是老边,至少在齐齐哈尔和哈尔滨都有。

再想想老家的饺子馆,最多的也就喜家德,而沈阳这有清河传家、朗朗饺子……在老家一般都是火锅、烤肉、披萨的自助餐厅比较多,没想到在沈阳竟然遇见好多饺子自助餐,一想到各式各样馅的饺子,想象都觉得够够的啦。

吃着饭,聊着天,聊到了一年要吃多少回饺子?突然耳边传来这些:老妈说立冬了,要吃饺子,老妈又打电话说,冬至了,记得吃饺子,回家后又要出远门,老妈商量到走之前给你煮饺子吃吧,后来想想更绝的是,上学那阵的家庭快餐就是早就包好的饺子、包子、混沌,还有手擀面条、挂面、甚至方便面。

说着说着有点跑题,回到“在东北,一年要吃多少回饺子”的问题。

好吃不过饺子,过去吃顿饺子就算过年,而现在吃饺子为了聚聚热闹、甚至为了方便省事。

先说吃饺子热闹。大年三十,在东北要吃饺子,很多人在一起,听着鞭炮声,看着春晚,一起包饺子,除夕0点的时候一起吃饺子,这就是年味,这应该算是一年开始第一次这么隆重的吃饺子的日子。接着初一还要吃饺子,感觉好像写到这有问题。除夕吃的年夜饭,然后包饺子,正常是要在初一的凌晨也就是三十的24点后开吃,但是有些人熬不住就提前吃了,所以这两个日子吃的是一次饺子。

再就是初五要破五,有人家在十五的时候也要吃饺子,但我们家好像就一人吃几个元宵罢了。

接下来有个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所以头伏也是要吃的。立秋要铁秋膘,立冬、冬至也要吃饺子,出远门之前还要吃饺子,有句话叫“上车饺子下车面”,这也算个日子吧。现在升级到想吃饺子不用包饺子就能吃到饺子,这也应该算。综上瞎白话,大概九种情况或日子是要吃饺子的,不知道总结的对不对,反正这个结论适合我自己,留言告诉我你们家是啥风俗吧。

借用同事说的段子,一到吃饺子的日子,朋友圈就会发给图或文字告诉我这个日子要吃饺子、记得吃饺子,可没有一个人告诉我在哪吃、和谁吃、是什么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