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薦書:《酷蟲學校》打破規則,還孩子自由天地

名師薦書:《酷蟲學校》打破規則,還孩子自由天地

在今天,“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已不再稀奇,一臺聯入互聯網的電腦不僅能把成年人圈在書房裡,也把孩子們的童年困在城市裡。在我們生活的地球,擁有許許多多的節肢動物,人類給它們取名為“昆蟲”。昆蟲中有的兇猛,有的善良,有的有劇毒,有的可愛。在一套書裡,互為天敵的昆蟲變成了朋友,在現實生活中冰冷無趣的蟲子變成了可愛又有點無賴的、有個性的酷蟲。這套書就是《酷蟲學校》。

名師薦書:《酷蟲學校》打破規則,還孩子自由天地

《酷蟲學校》是我陪著孩子在長沙德思勤24小時書店看到的。本來是給孩子打發中午時間的,沒想到兒子看得樂不可支,沉浸在酷蟲學校的故事裡無法自拔,久久不願離去。於是我買回了一整套,在孩子的興趣感召下,我也好奇地跟他一起讀了這套書,一開始只是想了解這套書有什麼吸引孩子的。

結果書一翻開,我也跟兒子一樣,立刻被酷蟲學校裡面詼諧幽默的故事給吸引住了。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出版的昆蟲科普故事書《酷蟲學校》(共12冊)用最爆笑的故事,講最專業的昆蟲知識,適合7至10歲的孩子閱讀。

名師薦書:《酷蟲學校》打破規則,還孩子自由天地

“酷蟲學校”是一個什麼樣的學校呢?本套書從吵吵鬧鬧的甲蟲班裡發生的故事開始!酷蟲學校裡的老師和學生全是蟲子,共有四個班,他們分別是雜蟲班、飛蟲班、甲蟲班、幼稚班。

可憐的麗蠅老師不小心撞到了蜘蛛同學織的大網上,結果被這隻忘帶午餐的蜘蛛同學給吃掉了。面對蝗蟲校長的質問,蜘蛛同學說:“蜘蛛吃蒼蠅難道還需要理由嗎?”

名師薦書:《酷蟲學校》打破規則,還孩子自由天地

人類世界的規則,換到了弱肉強食的昆蟲世界,規則也就不成其為規則了。同樣,在這個人群的規則換到了另一個人群也就不成其為規則了,沒有什麼規則是不可以質疑,是不可以打破,是不可以重建的。這樣的師生關係雖然發生在酷蟲學校,但是對孩子們無疑有很強的哲學啟蒙意義。

自由式的擬人,笑料百出是因為作者強行給各種各樣的昆蟲直接安上了人類社會的人際關係,在通過人類的視角這個哈哈鏡去看昆蟲世界,於是衝突產生了,矛盾產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個小故事也就產生了。

名師薦書:《酷蟲學校》打破規則,還孩子自由天地

飛蟲班的蟻蛉同學三番五次被甲蟲班的同學當成蜻蜓同學,蟻蛉同學因為不喜歡被別人當成蜻蜓同學,而不搭理甲蟲班的同學,結果可憐的蟻蛉同學被甲蟲班的同學三番五次地暴扁。

通過這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故事,孩子們自然而然地記住了跟蜻蜓長得超級像的蟻蛉,同時也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出求知慾和好奇心——“那怎麼才能區別開蟻蛉和蜻蜓呢?”這時,作者不失時機地在小故事的下面插入了蟻蛉和蜻蜓形態差別的圖片和文字講解,即使再不喜歡學習的孩子也會急不可待地瀏覽並記住這些在生物課本里十分枯燥的知識點。

名師薦書:《酷蟲學校》打破規則,還孩子自由天地

“搓搓搓,搓搓搓,我愛搓糞糞,糞糞也愛我……”說這話的人是酷蟲學校甲蟲班的頭腦超級簡單的屎殼郎同學。故事裡還有拼命指定校規的蝗蟲校長、大塊頭威風凜凜的彩臂金龜班主任、全校最美麗的金鳳蝶老師、擁有一副毒牙的狼蛛001班長、四肢發達愛欺負同學的鹿角蟲同學和做事非常低調的吉丁同學。如此多的性格鮮明的甲蟲彙集在一個班裡,還愁沒有吸引人的故事嗎?

我一邊看書一邊琢磨,這本書為什麼吸引人?是它詼諧幽默的語言,還是它巧妙令人捧腹的故事情節?恐怕都是,又都不是。孩子看到的是有趣,我看到的卻是自由,作者們的那一顆自由創造的童心,自由放飛了他們的想象,並通過這群貌似無法無天的甲蟲班同學,在快樂和笑聲中把昆蟲世界的知識潛移默化地傳授給了孩子們,這才是這本書最為可貴之處。

如何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是家長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在孩子的世界裡,自由就是無法無天,自由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規矩是成年人制定的,規矩是成年人強加的。孩子們天天生活在成人世界的重壓之下,渴望逃離,渴望尋找一片自由的天空。《酷蟲學校》集嚴謹的科學知識和生動的文學想象於一體,將科普文學和幽默漫畫完美結合,給孩子們開闢了一個在愉悅的閱讀體驗中潛移默化地學習相關昆蟲知識的小天地。

名師簡介

曹芬,長沙市紅星第二小學骨幹教師。從教12年,堅持以用心經營著教育,用愛溫暖童心,引領孩子沐浴陽光,引導孩子浸潤書香。曾在讀書活動中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所指導的學生作文多次在省級獲獎。所撰寫的《談低年級繪本閱讀的幾點教學策略》、《淺談小學中高年級課外書籍閱讀指導》、《教師要成為真正的閱讀者》等多篇論文曾在國家、市、區獲獎 。

文章|曹芬

版 權 所 有

如果喜歡,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 E N 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