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詩人宗楚客——“武則天二世”計劃的幕後推手,孫女婿是李白

公元704年底,時年八十歲的武媚娘重病纏身,她帶著她的張氏兄弟移居迎仙宮,除了張氏兄弟,外人誰也見不到女皇的尊容。公元705年,鳳閣侍郎(中央辦公廳副秘書長)張柬之為首的五大臣反動政變,誅殺張氏兄弟。同時逼迫重病之中的武則天讓位,武媚娘無奈讓位給李顯。

大詩人宗楚客——“武則天二世”計劃的幕後推手,孫女婿是李白

李顯復辟成功。

因為這次政變發生在神龍年間,所以史稱“神龍政變”。復辟之後的李顯,給武則天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同年,武媚娘駕崩,死前下遺詔,恢復自己的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后”。正因為如此,後來的二十四史典籍中,不管是《新唐書》還是《舊唐書》,都把武則天列入只有皇帝配享的“本紀”系列,但是所用的尊號,都是“則天皇后”。換句話講,武則天被以後妃名義立傳,卻收錄到帝王本紀系列。從此,才有了武則天的後世稱呼。

第二年,武則天與自己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乾陵。武則天,終歸還是隴西李氏家族的媳婦。

站在更加宏觀的視角,這位中國古代史上唯一的女皇,略顯孤獨。

武則天是一個女性先驅,是在男權社會中逆襲的勇敢探索者,正因為她的存在,讓單調且乏味的男人之間的宮廷大戲出現一抹亮色。作為社會人,無論是澄清吏治還是大興酷吏,都無可否認武則天是一個理智大於感性的人,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所以,她是一個幾千年一個的奇女子。

大詩人宗楚客——“武則天二世”計劃的幕後推手,孫女婿是李白

然而,古代男性帝王尚且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更不用說是一個在男權社會中艱難尋找生命方向的女人。所以,在追尋權力的過程中,武則天失去了很多正常人倫中的親情愛情等美好的東西,這是她付出的必要的代價。

生前身後,武則天為自己贏得的尊榮無數。

後世史家,儒家弟子們為武則天樹碑立傳。

乾陵合葬,矗立的石碑無字,功過是非留待後人評說。

李顯重新登上帝位,韋氏升級為韋皇后。韋皇后隱忍了二十年,終於再一次盼到了這一天的到來。同登上皇后寶座相比,當年韋皇后被滅門和失去兒子李重潤的痛苦,在這一刻都顯得微不足道。她失去的東西,她將加倍地討還回來。

有了武則天的榜樣在前,韋皇后覺得,或許甚至她能夠複製武氏的成功模式當上女皇。而到那個時候,她和李顯的親生女兒安樂公主,就是名副其實的“皇太女”。韋皇后的想法並不是異想天開,當時的很多人都在攛掇這件事情,有的人是想謀取政治紅利,有的人是想投機押寶。

但是,這些人多半都心懷異志。

宗楚客就是其中之一。

宗楚客早年是高宗朝的進士及第,憑藉科舉考試進入官場。滿腹經綸的宗楚客也算是個詩人,不僅唐詩三百首裡面有收錄他的作品,而且多年以後,他的其中一個孫女,還嫁給了更大的一個詩人李白。宗楚客本來在武則天一朝時來運轉,開始慢慢在仕途上嶄露頭角。但是卻因為貪汙受賄,被人揭發,和弟弟宗秦客一起被流放嶺南。

換言之,宗楚客這個人在政治上本來就是有汙點的。

帶著政治汙點的宗楚客,在李顯與韋后掌權之後,極力向這個新的執政團隊靠攏,搭上了韋后的情人武三思。很快,宗楚客就官至兵部尚書,後來一度還晉位宰相,成為帝國的實際掌權者。宗楚客以百倍的努力,來報答韋后集團的知遇之恩。宗楚客與武延秀等人,一直在暗中不遺餘力地策劃並推進韋后的登基大業,甚至用圖讖來闡述韋氏當興,大唐當滅的喻世明言。

有了宗楚客等人的協助,被壓抑幾十年的韋皇后,認真地規劃著自己的宏圖大業。此時的韋皇后,做夢都會笑醒。

大詩人宗楚客——“武則天二世”計劃的幕後推手,孫女婿是李白

韋皇后的想法很樂觀,但是她忽略了一件事情。自從武則天上位以來,唐朝覬覦皇帝寶座的女人可不止一個,而韋皇后並不是第一個。

比如,太平公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