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成功”使用說明書——致渴望成功的你我

陳文茜:“成功”使用說明書——致渴望成功的你我

文茜與劉若英共同探望兒童病患她是真正的“明星”,一個對明日仍充滿渴盼的星辰,希望還有明天!再一個明天!再一個明天!《我害怕成功》這本書中收錄的內容,離兒癌病房的孩子們都非常遠,但我希望它近一些。我們多靠近他們一些,因為他們的無常境遇,因為他們的堅強,我們會更珍惜生命中的點點滴滴。對那些孩子而言,“長大”都是奢侈的願望,何況“成功”?至於什麼叫“失敗”,他們字典裡沒有這個詞彙,因為那代表的不是我們俗世功名利祿中的任何狀況,它指的是“死亡”。一切的結束。人成功了,人性往往就成了“成功”的俘虜,被慾望、名聲、無止境的身份追求圈禁、禁足了。但人不可能永遠“成功”,成功是一條鋼索,它只是在一個對的力學比重上,兩側鎖頭綁得夠緊的前提下,你平衡僥倖地站在成功鋼索上。如若忘卻其危險,不理解其僥倖,甚至免不了成功時“忘了我是誰”,把自己吹起了大泡泡,“成功”隨時可以將你肢解、撕票。

陳文茜:“成功”使用說明書——致渴望成功的你我

選自書中,文茜對話臺灣舞蹈家林懷民人“成功”前該累積什麼?這本書籍記載了許多人對自己生命坦誠的回憶。童年的逃難、童年的叛逆、童年母親的身教、創業時的艱辛、必要時停下來、再出發,之後再無所懼(例如林懷民)。書中特別收錄了中國最有民間影響力的女企業家張欣。她十四歲,經歷了“文革”,告別了父親,奔至香港投靠媽媽。沒有母愛的渴望,只要求母親給她一個可居留的身份。抵港第二天即當起紡織廠女工,沒和他人比命運、比家世、比衣裳、比親情、比嘆息……一切願望,捲起袖子,當女工,存夠了錢,離開這機械般的人生狀態,勇敢尋夢。終於,工作了五年,毫不遲疑買了一張One-way ticket,前往倫敦,在鄉下找到半工半讀的機會,一切靠自己。劍橋大學畢業,沒有時間湊上徐志摩“再見康橋”的文藝詩意,直奔華爾街工作。她的命運一切必須靠自己,所有浪漫的慢歌、哭劇,都與她無關。關於那一段歲月,回憶起來,張欣只有一段話:“每天賣炸魚和薯條,晚上剩下包回家吃,現在再看了,就想吐。”

陳文茜:“成功”使用說明書——致渴望成功的你我

選自書中,文茜對話SOHO中國CEO張欣瞧!生命是多麼可貴的禮物。有人沒有機會長大,留下悲傷的父母在病房裡偷偷哭泣;有人花時間抱怨、虛耗無用之事;有人在小酒館裡學習半導體,成為國際級企業家(張忠謀);有人走過多年寂寞後,撐下來,盡情揮灑(李敖、李安、侯孝賢)。與《我相信失敗》不同,這一本《我害怕成功》更多是企業界與文藝界公認的“成功人物”。但他們的人生在成功之前、成功過程中、成功之後,皆充滿了波折。李安是許多人最感動的故事之一,他自小是一個在我們的傳統價值觀中不夠“成功”的例子,但也因此把大半生命蹲在低點,觀察人性的幽微,因而對各種不同類型的人有了特殊的情感,終而表現於他拍攝電影的敘事柔情。

陳文茜:“成功”使用說明書——致渴望成功的你我

紛擾的歲月在每個人物身上都會刻下不同的負荷或啟發,走不出來的是負荷,跨越的是啟發。而耽溺其間的,往往得到的是傲慢後的蒼涼。懂得悲壯學習面對命運挑戰的,“挫折”不過是另一篇“啟示錄”。 生命是一冊繪本,它成為什麼色彩,畫筆在你自己手中。這是李敖一生追求的態度,絕不向時代投降。 如果一個兒童癌症病房的孩子,都能微笑面對生命倒數,不向生命輕易投降,請在你的生命畫本上,也畫上最溫柔、謙卑、愛或者勇敢的色彩及圖案。(此文為陳文茜大陸版新書《我害怕成功》序言)關於陳文茜——曾經年輕、不認老去。曾經從政,瀟灑告別權力。曾經文藝、不沉溺文藝。她的書寫包含世界財經、國際政治、小品散文、女性與愛情、生活感悟及哲學思辯。人生橫跨學術、作家、主持人、藝術策展人。曾在臺灣大學任教,也擔任過EMI唱片公司臺灣總經理。 問文茜為什麼有轉折如此多的人生,她的答案:我只有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