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民在地下挖洞,發現東漢墓葬,一文物被列為禁止出國展覽

甘肅省武威市,位於甘肅中部,它的名字來自於漢武帝為形容大漢帝國的強大,起名"武功軍威",意思是漢朝軍力達到了遙遠的西部,武威郡因此而立。在漢朝,武威郡是絲綢之路的重地,在古時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涼州,就是那個在唐詩宋詞裡無數次出現的涼州,由此可見,武威在古代的名聲可不遜於今天的北上廣。

甘肅農民在地下挖洞,發現東漢墓葬,一文物被列為禁止出國展覽


武威北一公里有一個高臺,臺上有一座明朝建立的雷祖觀,這是古人祭祀雷神求雨的地方,被當地老百姓稱為“雷臺”。清乾隆《重修武威縣誌》上已經說明白:“靈鈞臺,城北,晉張茂築。”這個靈鈞臺就是大家說的雷臺。有意思的是,這個雷臺是晉朝張茂建築的,檯面上是明朝建立的道觀,這兩個朝代的建築完美結合,堪稱奇觀。

​喜歡軍事歷史的人知道,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蘇關係緊張,為了對付蘇聯的鋼鐵洪流,中國邊境的省份進行備戰。1969年9月22日,甘肅武威新鮮村一位叫蔡耀的農民在雷臺附近地下挖防空洞挖了一個月了,這天他嚮往常一樣拿起鋤頭奮力刨土,突然碰到了磚牆,再繼續刨土,磚牆面積越來越大了。

甘肅農民在地下挖洞,發現東漢墓葬,一文物被列為禁止出國展覽


蔡耀取下磚頭,發現裡面是黑乎乎的洞,拿出手電筒一照,驚訝看到許多匹馬、車和人整整齊齊站在裡面的地面上,最前頭的一匹馬與眾不同。蔡耀和其他村民鑽進去後摸了摸,才知道都是金屬做的,由於他們不懂文物保護,只想著把他們當廢鐵賣了,匆匆把銅車馬裝進麻袋,拿到村裡倉庫裡。

雷臺發現銅車馬的事傳到武威文化館工作人員的耳朵後,他們急忙趕到那裡,發現這是一座東漢晚期大型磚石墓葬,文化館的人把村民拿走的銅車馬追回來,經過查點,裡面共有231件文物,有金銀玉銅陶等,文物十分豐富,由於早年遭遇過盜墓,墓主人的銘文無法找到,連遺體都沒有,還無法得知墓主人真實身份。

甘肅農民在地下挖洞,發現東漢墓葬,一文物被列為禁止出國展覽


​武威文化館把銅車馬按照地下的陣勢擺放後第二年,也就是1971年,郭沫若陪同外賓去蘭州參觀,郭沫若看到武威銅車馬最前面的馬與眾不同,這匹馬三蹄不沾地,一蹄踩在一隻鳥身上,形容跑得快的樣子,造型生動,讚歎不已,從此這匹馬被稱為“馬踏飛燕”,在世界一炮走紅。從此被列為國寶,是中國禁止出國展覽文物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