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四合院的80後北京女孩

採訪時間:2017年12月22日

姓名:石榴

性別:女

年齡:37

北京人。室內設計師、攝影師、紀錄片導演,故宮旁的某生活美學工作室主理人。

我見過石榴三次,卻從未想過這麼熱愛生活,充滿文藝氣息的80後姑娘是宅女一枚。

她的人生關鍵詞是:責任、安全感、好好過日子守著故宮旁這個古香古色、舒適明亮的四合院,卻聊著因父母離異而缺乏的安全感,並因此加諸在自身上無限大責任感的話題。不得不說,她表述時的輕描淡寫,在我看來,並不是那麼雲淡風輕。

替她開心的是,她從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中逐漸找到自我,懂得傾聽內心,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並規劃和打理得越來越有樣兒。

家庭是我婚姻的背景板

我爺爺奶奶是房山人,那時的房山不屬北京,算河北遠郊區縣。姥爺是山東人,姥姥是河南人,所以我們家都不是“土著”,而是“移民”,屬解放初那代軍人移民。因此,我的北京味兒不重,很多方言也不知道。

我八零年生,父母是典型的“那代人”。我會發現,周圍七零年代那些人父母的認知,會比我們這代父母好。

我們大家在一起聊過這個話題,七零年代的父母雖然也經歷了特殊時期,但他們在之前已經接受了基礎教育,也有了一定的三觀。

其實每個人都想努力活好,不希望生活變得更糟。我父母那代人在青少年時期沒讀什麼書,工作到中年一部分人就遭遇了下崗。

我爸下海做生意賺到錢了,媽媽在機關工作,兩人之間漸漸有了一些差距,於是開始出現問題。

住在四合院的80後北京女孩

我小學時,爸媽就開始鬧離婚。他們打了多長時間,就有多長時間沒人管我。其實他們並不想離,觀念也比較傳統。

但我覺得他們的規矩好像沒有七零那代人的明確,家裡長幼尊卑的那種傳統禮數沒了。他們就像是兩個被慣壞的孩子,比我更像獨生子女。

他們離婚後,我被判給了爸爸,但他顧不上我。他是家裡獨子,還是恢復高考後第一波大學生,各方面資歷都非常好,又很早下海。

爺爺去世後,我和奶奶相依為命。媽媽定期來看我,那種來自標準家庭極強的信任感,我是沒有的。

20多歲時,我怨氣特別重,會覺得自己沒有得到來自家庭好的照顧。父母總吵架,完全不能提對方,就好像兩個人分開後就要老死不相往來。

到後來我學會不把他們當爸媽看待,而是當我閨女和兒子來看,這事兒就好辦多了。這樣,我就可以理解他們的很多行為。他們是我親人,我要作為家長管他們,漸漸也就釋懷了。

到我現在自己中年,反倒成了全家的家長,一切都由我說了算。我認為要對他們負責,即使他們曾對我不負責。

我先生覺得我控制慾過強,一定要對每一個人負責。比如,我給我爸娶了門媳婦兒,他們離婚後,有個追求我爸的護士。

我很清楚,我爸一定需要有個太太,不管那個人我是否喜歡,只要她能真心照顧好我爸就行。

然後,我又在故宮旁邊買了個小四合院,把我媽和我公婆集中在那裡。等於不管是爸媽還是公婆,我都張羅到了。

住在四合院的80後北京女孩

到現在,父母也還是老死不相往來的節奏。我爸覺得我媽在整個離婚過程中,傷到了他面子。

我一直覺得自己像一個異鄉人。他們離婚後,爸媽有各自的家,我媽有了自己的生活,我爸成了別人的老公。老家是爺爺奶奶的家,哪邊都不再是我自己家了。

所以,我一直努力要在這個城市有我自己的家,會很早地戀愛結婚。我和愛人是同學,初戀就一直這麼過下來,中間也經常打的雞飛狗跳。

我們在結婚前把該打的架都打完了,結婚時就已經想清楚彼此是對方的親人,不可能再是別人了。

有一陣子,我跟我先生關係非常糟,是因為男人不太能夠接受女人對他的指手畫腳。那段時間就好像一場豪賭,賭我強行介入很多事情後,這個事情會變得好轉,還是我跟他之間這根弦最後崩不住。

賭失敗,則我們兩個窮鬼離婚,甚至要去分父母財產;賭成功,則最終我的努力奏效,讓我們脫貧。大不了有一天還是會離婚,但分的是自己財產。

從想清楚到最後,太陽還沒升起來的那一年,壓力巨大也最辛苦。但那之後,生活一下子全好起來,莫名就柳暗花明了。

住在四合院的80後北京女孩

我是特別怕孤獨的一個人,會覺得人明明很害怕孤獨,其實不用假裝很高級,喜歡享受孤獨。我認為,人的本性是群居動物,一定要有伴。

有時,我和我先生看電影會討論得很認真,比如我們會討論,糟糕的婚姻關係是不是應該終結掉,我先生覺得是。

但我覺得即使是不好的婚姻關係,因為有個人在生活裡陪伴,可能會比一人徹底孤獨要好。

即使特別痛苦,那也是一種感受。這個婚姻已經沒那麼理想,但還可以維持,比一個人再去經歷孤獨,可能會好些。

我見過很多例子,一個人過得很好,看起來很完整強大獨立,但其實那個人的心態更扭曲。

我身邊一般有人要離婚,我都會勸大家想很實際的問題,比如你們離了,那兩條狗歸誰?狗的將來怎麼辦?特別務實。

要說父母離婚對我最大最直接的影響,是我不想要小孩。站在一個自私的成年人角度上,如果我是個母親,也許不一定比我媽做的更好。

我會覺得,如果做不了一個很好的媽媽,也並沒有覺得這個世界有那麼美好,為什麼一定要帶生命來這世上?

雖然我先生那麼孩子氣,但我也會想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他會不會想要小朋友。所以我同意了他的要求,給他養了一條哈士奇,讓他自己來照顧一個生命。

我覺得這是個特別有效的方法,每天要為這個生命做一些妥協。原來他覺得養狗很簡單,高興的時候覺得很可愛。

但當他的時間因為狗要去做一些改變,每天要收拾,到後來連狗都懶得管,就不要提養一個小朋友了。

住在四合院的80後北京女孩

他就是個大孩子,更感興趣的是遊戲機、狗、摩托車、探險等。我也觀察過,比如他看見別人的小朋友可愛,也就是幾分鐘,比較短時間的那種喜愛。

所以在孩子的問題上,我先生還好,公婆肯定希望要小朋友,但因為我倆很早在經濟上獨立於家庭之外。從來沒有和公婆在一起相處過很久,也就避免了很多矛盾。

我倆不是標準的上班族,相互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公婆會覺得,我們的生活不需要他們來操心,離他們常規的認知有點遠,他們也不知道怎樣過多幹預。

很多人不解,不要小孩,還努力賺錢是為了什麼。其實我的慾望不大,就是希望老了不給人添麻煩。日後讓我自己養老,也能過得特別好。或是下半輩子我想做什麼就做,壓力會小一些。

我的兩個人格握手言和

我先生體諒我,是他很清楚地知道因為父母的婚姻關係,在這方面我心結挺重的。前幾年,我得了焦慮症,嚴重到要吃藥。

他明白我的心理狀態未必能夠承擔,我自己也瞭解,要想順利生下一個小朋友,一旦懷孕,會有很多孕激素等因素影響到自己。

住在四合院的80後北京女孩

我的這個焦慮症,是研究生畢業那會兒,突然間情緒就井噴了。小時候各種陰影、研究生畢業論文、好幾個設計和電影項目、家裡裝修......很多事情疊加在一起。

當時,我做了很多心理諮詢,也嘗試了很多辦法。心理醫生朋友給我做了評估,建議我可以吃一點藥。

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在強刺激狀態下壓力太大,需要靠藥物來先把情緒穩定,也是一個疏導的過程,不再往更嚴重的臺階邁進。

我吃了40天左右抗焦慮的藥,作用就是把情緒提高一點,讓我沒那麼容易陷進一件事情裡沮喪。

我焦慮症還有個原因,是我有一部分人格特別看不起自己另外一部分人格。

我小學時成績特別好,後來父母鬧離婚,成績一落千丈,導致我當年考太差。等我父母突然間想起來理我時,發現我的成績是什麼學校都上不了的。

最後沒辦法,就只能讀職高。那陣子,我的抗挫折能力極差,之前成績那麼好,忽然一下子變成差生,自尊心嚴重受挫後,變得很絕望。所以,我特別能理解什麼是破罐破摔的心態。

奶奶去世後,家裡沒有保姆,我特別要強,一定要把自己變成一個能把家裡收拾妥當的人,因為我不想自己是一個笑話,所以我做家務特棒。

讀職高期間,我莫名其妙地學了個機械類專業,畢業後就幫家裡打理書店咖啡館。

一兩年後,我發現學歷不好沒機會,而且自己技能上也欠缺,於是想要繼續學習,便去考了個大專,學的室內設計專業。

再深造,完全是自己想法,算是明確了自己的未來方向。然後我又在電影學院讀的專升本,改學了圖片攝影。等到30歲時考研,繼續選擇了在電影學院讀攝影的紀錄片方向。

住在四合院的80後北京女孩

小時候學畫畫,後來做設計,我覺得自己應該是冰雪聰明才華橫溢那一掛的。現在的我,怎麼能去各種經營運作算計呢。所以我有一部分人格會特別看不起這部分,兩個人格經常打架。

一部分有點清高,一部分又比較務實。務實那個人格覺得很委屈,都是我在保護你們所有的人,你們還嫌我俗。

那段時間我特別擰巴,會覺得自己怎麼淪落到要做這些事情。我應該去做更有創造力或是技術性的事情,那才是光榮。

等到研究生畢業答辯時,我反而想明白了。答辯時六七個導師,老師其實問的是一個抬轎子的問題。他問我,你一個做圖片攝影紀實的人去做商業紀錄片,不會覺得有問題嗎?

我其實覺得沒問題,做商業紀錄片,靠這個掙錢生活,我解決了最基本的生活問題。然後我喜歡的紀實類影像,不掙錢就不掙錢,我單純喜歡做就夠了。

這就是我平衡理想和現實的方式,幹嘛非得拿我的理想去掙錢,把我的理想也逼得走投無路呢?

那時候就慢慢能想開,這兩個事並不衝突。我喜歡的那種紀實影像風格是不掙錢的,以前沒掙,以後也不可能掙錢。

然後,好像我內心那種原來針鋒相對的非黑即白,在腦子裡的衝突慢慢就化解開了。

夢想和工作密不可分

住在四合院的80後北京女孩

小時候,我的夢想是開一個雜貨鋪。十八九歲時,我爸開了個書店咖啡館,在那個店裡我半工半讀著,這個情節也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

現在,我在自己的四合院裡做了一個工作室,算是完成了小時候的念想。有點像興趣班,都是一些精品小課,比如木工、插花、布藝、甜點等。

我原來的設想,是希望能做成一個品牌的美學工作室,我可以推薦和實現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因為我的主業是設計和電影,工作室做活動,對我的主業反而有很多幫助。別看不掙錢,但特別加分。

所有人都會覺得,我跟我先生是兩個靠譜且有趣的人。我們在其中也認識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這些人會給我們帶來無限可能。

他們來找我們,不一定是工作上的合作,而是大家一起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變得舒服,沒那麼多赤裸裸的利益關係,這才是我特別看重的。

於我來說它不需要為我盈利,但一定要有趣地進行下去,不能變成我為了做這個,弄一些無聊的事填補它。

這個事情一方面滿足我小時候的願望,一方面也確實能在現實層面給我帶來很多好處,關鍵能讓我認識更多有趣的人。

喜歡的事兒、氣場合適的人,大家聚在一起,做點好玩兒的東西,減減壓,可以讓生活慢下來。

來參加活動的人,都是能把自己好的那一面展現給所有人,以特別nice的狀態和所有人做朋友。因為,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人和事。

住在四合院的80後北京女孩

我和先生嚴格意義上,都是技術出身。我們獨立出來做公司,跟我們合作的大都是在靠譜公司裡擅長張羅事的人,或是合夥人。

但碰見特別好又擅長張羅事的人,真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我先生之前是在一個電影公司做製作總監,但他的性格最多做到中層。如果久在一個位置上不去也下不來,就會很尷尬。

這樣的話,及早從公司那種複雜的行政關係裡抽身,變成另外一種項目合作關係,其實是更長久維繫的方法。

他出來這一年,我們在小心翼翼精挑細選合夥人,沒想到最後挑了一個不太靠譜的人,差點被人坑了。

這人利用我們之前在電影行業的資歷拉了一筆投資,卻弄得公司賬目很不清楚。可笑的是,我先生竟連自己佔股多少都不知道。

他還以那種直男邏輯,特自豪地和我說,不知道股份是多少。言下之意,這不是他應該做的事,甚至還覺得我怎麼能把眼界放在這件事情上,給我氣得夠嗆。

到現在,我都在為此倒騰,要說不焦慮是不可能的。

而我自己設計這邊,是選擇和我的同學合夥做的工作室。我們一共四個人,兩個是我大學同學,另一個是我研究生同學。

我們算是人到中年,稍微緩過這口氣了,就想做點理想型的項目。

住在四合院的80後北京女孩

大家都是挺務實的人,不太會講故事,就都把心態放得特別平和,覺得穩打穩紮就很好,所以也沒那麼著急。

我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賬目上非常清楚,平時接一些傳統項目,這些項目旱澇保收,可以良性地養著這個公司和員工,最起碼保證不虧本。

我喜歡做設計,偏於空間,比較有癮。但我在審美上有潔癖,容易得罪人。比如我不擅長的事情,別人給我建議,我不會覺得這是要打擊我、羞辱我或貶低我,而是在給專業建議。

但不得不考慮有些人玻璃心,會覺得我給建議是看不起他,在挑毛病。

有一次,我去人家店裡,讓我給提建議。介紹我去的人沒跟我交代清楚具體情況,我給了一堆建議,都是乾貨,還說他們的風格很像一個連鎖機構的咖啡店。

事後人家雖然採納了我建議,但並不念好,是因為店老闆最討厭我提及的那家連鎖咖啡店。

住在四合院的80後北京女孩

生活裡的自我妥協和自我成就

我這十年變化挺大的,小時候被慣的不行,家裡條件好,在父母離婚前真的是公主病。後來因為怕別人把我當笑話看,逼著自己做很多事情,也從來沒鬧過笑話。這是自尊心極強的一種表現,反面應該就是自卑。

當年第一次去電影學院時,我覺得從那個門裡走出的每一個人都很牛。後來真正讓我有點自信心,就是讀研。

考上後我知道這個水平裡最好的那部分人我肯定比不了,但也沒想象的那樣沒法交流,跟一群有意思的人學習溝通,是一件能讓自己成長也好玩的事。

我後來發現,人必須得控制自己,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自卑或極度自尊,就不能良性的疏導自己,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做事和判斷,還有與人相處。

比如說,我去給人做設計,得罪的那些人,不正是自尊加自卑的一種擰巴嗎?我觸到了他的點,其實是他沒辦法正視自己情緒,來接受良性意見。

那麼我一方面調整自己以後說話注意些,另一方面他這樣子也影響了他自己做事,所以我要正視我的所有自卑情緒,疏導好自己。

人其實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過程,我基本上認識清楚自己了,然後開始下手改造自己,去做了一些適應。

比如,我不知道要什麼的時候,我就想清楚我不要什麼。特別清晰,也特別知道妥協。

我現在適應了,以前會覺得不知道怎麼就得罪人,或者說不知道怎麼去溝通,現在覺得挺簡單,慢慢地掌握了方法,我先生也說我好像突然就開竅了。

住在四合院的80後北京女孩

我很宅,家裡養了五隻貓、一隻葵花鸚鵡、一條哈士奇和一條小土狗,都是收養來的。

養這麼多動物,真的是我自己的情感需求。因為我可能對人的信任感不及動物的好,會覺得人的慾望、訴求會比較複雜。

他可能跟你說的是我要一個,但其實心裡想的可能是另外一個,或者更多,你需要去猜。

小動物就很簡單,它跟你要東西,就是要吃的,或是讓你跟它玩兒,訴求都很直接,用不著猜。

原本我從設計慢慢轉到電影行業來,也是因為我很清楚知道,我是以家庭為重的人。

我想得很明白,我不一定要在設計這行發展,即使做到最好我能養我先生,也許兩個人會因為漸行漸遠而離婚。

如果說,我不一定能在設計行業做最牛,那我就轉去他的行業,還能幫上他忙,他只要專注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

有一次,我說我先生娶了我是祖墳上冒青煙,我朋友糾正我,說不對,是濃煙滾滾。結果那天我在家煮東西忘關火了,真的見識了濃煙,我家鳥在那狂叫,以後真不敢亂說話了。

我覺得好心有好報的一件事情,就是我買房真不是為了炒房,初衷只是為了給家人有個好的照顧,結果我反而最掙錢的是這件事。

而且我一直沒有安全感,因為親眼看見爸爸下海賺到過錢卻沒有留下資產,但凡他當時投資了不動產,我就會覺得我不至於那麼無依無靠。

我從出生起,就住在爺爺留下的老宅子裡。從窗戶裡往窗外看,看到的是北平而不是北京,沒有樓,全是老瓦頂,挺安靜的。

為了讓家人搬的近一些更方便,我在老宅的小區裡又買了套房子,讓他們住在一起。

其實我們沒有多少錢,之所以買得起,是調動了三家所有財產(兩口子及雙方家庭)。

把所有房子和身家重新放在一起,全部由我一個人合理調配、買賣、做資源整合。說起來簡單,操作起來難度非常大。

我以前的性格是最好我不用管別人,別人也別管我。我現在是不想幹涉別人,但我總想要對身邊人負責,是真的操心。

我的幾個人生關鍵詞:責任、安全感、好好過日子。我其實就是這樣想的,不需要去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

只在目前這個階段能夠穩穩的走,開開心心的過,幹我想幹的事,把我該掙那份錢掙了,然後保有我內心的安全感,對我來說就足夠了。

住在四合院的80後北京女孩

我是一個特別能淘換東西的人,當買手應該也有飯吃,或者做設計,實在不行在家收房租。

現在,無非擔心的也就是生老病死,畢竟長輩們開始變老,自己也都人到中年,那現在抓緊做事情,也是為了防止萬一。

我其實特別害怕,有時候看著周圍人很努力的去做事,然後買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揹著很多貸款,每次看人家我會很焦慮,我在想他們應該真的是不敢生病的。

特別沒有安全感的結果是,我及早做了很多的部署和規劃,其實也有點病態,一般我這個年齡人不會這麼幹。

現在,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我算是基本理順了。像我這種家庭環境,我應該算是那個群體裡挺個別的,因為沒有人像我當年那樣去讀職高。那些親戚朋友家的孩子,都是很小就送到國外去讀書的。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是最不被看好的那個孩子,算憑一己之力,讓我們兩家在故宮旁邊有個院子。那天我跟我媽說,可以了,我就不算個敗家孩子了。

說實話,如果是拆遷我沒有成就感,那是天上掉餡餅砸到你,而我是真的靠自己,一點一點在苦心經營家裡這點事,我挺知足的。

——END——

每週三、週六,

跟我們一起窺探平行世界裡的人和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