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乐》之雅,“不图为乐至于斯”!


《韶乐》之雅,“不图为乐至于斯”!

  • 一、孔子闻韶。
  • 《论语·述而第七》:“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那么,孔子为什么只在齐国闻到《韶乐》?
  • 传说在中国远古虞舜时期,有一种叫做“韶”的乐舞,又称“潇韶”。因韶乐有九章,故亦名“九韶”,是一种非常高雅的乐舞。
  • 据当今学者考证,“《韶》本东夷之乐(《齐国[韶]乐的形成与发展》《管子学刊》2002年第二期)”。《孟子》载:“舜,东夷人也”。《礼记·乐记》郑玄注:“《韶》,舜乐名,言能继尧之德”。《汉书·礼乐志》:“舜作《韶》”。
  • 可见,《韶》与东夷俗乐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周立国,用《韶》作为祭庙乐,故被视为宫廷大乐。姜太公封齐,作为周之宫廷大乐,当然也要随之带入齐国,《韶》又得到了接触其母体的机会。这是因为,姜太公入齐,以“因俗简礼”为基本国策,其下历代君主多继续执行其开放务实的政策,故而宫廷与民间,没有象周王朝那样森严的界限,更加有的君主厌宫廷乐舞而喜欢俗乐。齐景公就曾说:“寡人更好俗乐”。《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定公二年(元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齐国所带参加大典的乐舞就是俗乐(莱乐)。齐国用俗乐作为诸侯会盟大典用乐,可见齐对俗乐的重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韶》乐受到了当地俗乐的影响,而吸收了新的素材,涂上了地方色彩。也正是由于《韶》具备了齐国地方风貌,齐国君主们使用它的场面也随之扩大,不仅用于祭典,还用于迎宾、宴乐等等。《离骚》“奏九歌而舞韶兮,聊暇日以偷乐”,就可说明屈原在齐国,受到了包括《韶》在内的隆重接待。
  • 《韶》入宫廷而成为宫廷雅乐,再接触俗乐而又雅俗结合,从而更突出了乐舞的表现力,更增加了艺术魅力,因而更臻完美,这是必然的结果。所以,孔子当看到齐国化的《韶》乐时,当然就不足为怪了;当见到韶乐时,便情不由衷地赞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 那么,孔子闻韶,到底在何处?
  • 现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齐都镇韶院村北,为一处规模不大的淡灰色仿古建筑。门内北墙正中镶嵌着一方石碑,碑上隶书大字题曰“孔子闻韶处”。民国9年《临淄县志》载:清嘉庆时,于城东枣园村掘地得古碑,上书“孔子闻韶处”。后又于地中得石磬数枚,遂易村名为韶院。石碑左右,分嵌两方石刻,比碑略小。左边一块为“舞乐图”,上刻二人席地而坐,一人执管横吹;另一人居右,端坐正视,似乎全部心神沉入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当是孔子在欣赏音乐;下刻两个美女,长袖飘带,翩翩起舞。右边的一块为“韶乐及子在齐闻韶”简介。
  • 到春秋时期,韶乐在齐国仍然盛行。故而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入齐,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齐《韶》后,由衷赞叹曰:“不图为乐至于斯!”,“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史记·孔子世家·述而》),留下了一世佳话。
《韶乐》之雅,“不图为乐至于斯”!

  • 二、韶乐“再生”。
  • 韶乐,史称舜乐,为上古舜帝之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曾有“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
  • 《韶乐》集身于诗、乐、曲、舞为一体。
  • 乐舞:韶乐所使用的乐器是严格按文史考证作为远古至明、清宫廷雅乐《韶乐》所使用的乐器制作演奏的。使用的乐器有甬钟、四虎缚钟、歌纽钟、歌缚钟,编馨铜鼓、木鼓、陶鼓、建鼓、悬鼓、鼗鼓、雷鼓、路鼓、灵鼓、古琴、古筝、古瑟、萧、笛、排箫、 埙、笙、枳、缶(4种)、石、相、铃、土号、角共36种200余件。
  • 舞蹈——长袖舞、羽毛舞、牛尾舞和武舞即盾牌舞。 诗、曲:《韶乐》的研究开发人员从韶山山歌隐含韶乐原形的影子中、在浏阳古乐中开创出现代《韶乐》曲目。
  • 第一曲:韶韵。序曲音乐是古乐器埙、筝、钟、磬等构成的肃穆、典雅、神秘,能把人们带入一种神秘莫测的时空隧道之中,尽情领略古典音乐的魅力。
  • 第二曲:祭祀、狩猎。反映大舜南巡之前,韶山作为一个苗、汉聚居之地,战乱频繁,生活动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追求寄托于神灵。
  • 第三曲:有凤来仪。反映舜帝南巡,征服南方三苗。途径韶山,看到这里风光绮丽,山青水秀,觉心旷神怡。于是命侍从在此安营扎寨,演奏起和成韶乐,优美动听的音乐引来了凤凰,霎时百鸟和鸣,呈现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后来在与苗民交战时,舜帝用过人胆识和撼人气魄,以空灵婉转的韶乐征服了苗蛮,化干戈为玉帛。当舞台上死一般沉寂时,一束追光照亮了舞台一角,一位云中仙女吹着排箫,清新动人。清脆的钟、磬奏响了,随着音乐的韵律,沉睡的山民苏醒了,伴着鼓点的节奏翩翩起舞,血雨腥风的战场变成了歌舞升平,民族团结的摇篮,一派太平盛世景象。
  • 第四曲:南风歌。反映人们生产劳动的情景。相传南风歌由舜帝作词:“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赋吾民之财兮”。意思是:南方吹来清凉的风啊,可以消除人民的怨气啊;南方吹来及时的风啊,可以增长人民的财富啊。歌词中可以看出舜帝对人民疾苦的关心。
  • 第五曲:关睢。本曲描写的是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它也是《韶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素材源于最古老诗歌——《诗经》中的《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第六曲:湘夫人。本曲描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传说尧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配给了他最喜欢的舜帝,自此三人如影相随,恩爱有加。舜帝十分关心国家,经常外出巡视。当他到南方巡查时,不幸驾崩于苍梧,葬在九嶷山。二妃闻讯后,在湘江边哭得死去活来,她们把眼泪不时地挥洒在竹子上,竹子全身便挂上了斑斑点点的眼泪,变成了南方的斑竹,最后,她们跳入江中为舜殉情,化为湘祀女神。
  • 第七曲:云水。本曲原是一首古琴曲,相传南宋末年著名诗人郭楚望,出于对当时异族的侵略无能为力,立于潇湘水畔,北望九嶷,洞庭被云雾所遮有感而发。现重新解读这部作品,旨在让大家更多的领略洞庭、潇湘之美丽,去感受水光云影、烟雾缭绕之神奇。
  • 第八曲:缶韵。古代素有“击缶而歌”之说。此曲主要讲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自娱自乐,与世无争,有如世外桃源的生活状况。此曲歌出自古代诗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我劳我息,自饮自食,尔等尧者与我何及,帝力与我何有哉” ?
  • 第九曲:卿之歌。它是明清两代重要的宫廷雅乐。它是离现存最近的韶乐。它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中有一首歌词出身古代诗歌:“卿云烂兮, 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韶乐》之雅,“不图为乐至于斯”!


《韶乐》之雅,“不图为乐至于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