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的山歌究竟是不是“韶乐”

相传,齐国人高昭子给孔子请来了一个乐队,演奏了《韶乐》。本来孔子就是学过音乐人,当他听到《韶乐》时,完全被这美妙的音乐陶醉了,以至于3个月尝不出肉的味道。他赞叹道:想不到《韶乐》的完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并称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要知道那时候的肉可是难得之物呀,当时人们做事后的报酬就是肉干。孔子所收之学费叫“束脩”那时就有一项就是肉干。那么《韶乐》到底是什么样的音乐呢?比《诗经》如何呢?

韶山的山歌究竟是不是“韶乐”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韶乐》的来源。《韶乐》来源于上古时的舜乐,舜是一个全心为民的好君王,当年苗人作乱,舜南巡到了湖南境内,他觉得不能纯靠武力征服,他注重“以德服人”他“只为苍生不为身”的品德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崇拜。相传,当年他在南巡时来到韶山,被韶山迷人的自然风光所吸引,于是在此安营扎寨,演奏了美妙的音乐,把天上飞的凤凰都引过来了,所以后人就把这乐曲取名为《有凤来仪》,又因为是在韶山所以又叫《韶乐》后来舜大战妖龙累死后,他的两个妻子很是伤心,来到了湖南的君山岛上,她们看到远方的亲人远她们而去,伤心极了,还没有到宁远就也化成仙追随丈夫而去了。也有人说她们是听到韶乐才羽化的。

韶山的山歌究竟是不是“韶乐”

其次、《韶乐》是后来大周天子用来祭天和重大活动时的经典音乐。孔子一生志在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难怪可以三月不知肉味。本身音乐就能抒发人的感情,如今天的《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也能把人带到那个年代去,能催人奋进,爱国热情高涨。更何况那时音乐不多,又带有明显的目的性的音乐呢。

韶山的山歌究竟是不是“韶乐”

再次、我们来分析下,既然取名为《韶乐》又是来源于韶山,那么《韶乐》和现在流行于韶山的民间山歌有何联系呢,能不能认为现代的山歌也是《韶乐》的一部分呢?其实这两者是不相通的。中国古代的诗歌在《诗经》中分为“风、雅、颂”有着不同的听众和等级制度,《韶乐》是为帝王歌功颂德的,而民间山歌是表达平民百姓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朴实的情感的。

韶山的山歌究竟是不是“韶乐”

这两者的目的和层次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在韶山的音乐就都是《韶乐》。本文观点只代表我个人,如有大咖指教,本人不胜感激,本人喜欢研究湖湘文化和现代教育,欢迎有识之士相互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