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東風本田宣佈對2017年2月14日至2018年2月27日生產的搭載1.5T發動機的部分2018款CR-V,共計130455輛進行召回,折騰了幾個月的風波似乎終於有了點兒實質性的解決進展。
但我們從廠家的召回方案來看,這次的重點是通過ECU(行車電腦)的控制改寫,重點是改變冷車時的噴油狀況。也就是廠商承認的是在寒冷地區冬季冷車啟動時由於燃油噴射的問題會導致氣缸壁溼壁的情況,然後被活塞環刮入油底殼與機油混合,這部分液態的汽油是無法通過曲軸箱的通風系統再返回到燃燒室中二次燃燒,時間長了自然機油量會增加,嚴重時產生機油乳化的情況。
但比較耐人尋味的情況是通過某網站的投訴統計,機油增多的情況並非只出現在比較寒冷的地區,像廣東這類溫暖的南方地區的機油增多和投訴量也並不少。
一向以技術嚴謹靠數據說話的日系企業為什麼和國內合資後對這類問題卻刻意模糊對待,如果東風本田CR-V對於低溫地區會導致機油增多那麼應該有一系列測試數據進行印證和說明,但為何廠商不敢公佈詳細的數據?我們知道一旦發動機運轉,燃燒室的溫度會迅速上升,並不會像水溫提升那樣緩慢,如果是因為冷車燃油噴射出現差錯那不僅僅是機油增多的問題,可能不充分的燃燒還會導致積碳、排放超標等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我們仍然有理由懷疑是因為小排量的直噴增壓發動機本身材料厚度(強度)、設計缺陷而導致的情況,畢竟在大排量的機型上缸體會更加堅固並沒有普遍出現過這類情況,所以東風本田CR-V的這次召回結果如何還要通過時間來進行檢驗。以往國內的汽車召回也未必就能將問題解決好,曾經大眾召回離合器嚴重磨損的DSG變速器車型後對ECU也進行過降調,結果導致未出現離合器磨損的車型也出現了換擋不平順的問題,所以效果如何還要拭目以待。
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確實不太樂觀,之前新CR-V把機油尺刻度加長來應對消費者,廠家的解釋也有所矛盾,包括修改ECU的參數是否就能立竿見影的解決機油增多,而且不會帶來動力、平順性、油耗等一系列的問題我仍然表示懷疑。畢竟這些亡羊補牢的措施投入相對要小很多,總給人感覺廠商抱有很大僥倖心理的感覺而並不願意徹底真實的面對問題。
廠家還在不斷強調機油增多並沒有導致車輛發動機出現故障的案例,這也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首先必須要承認汽油混入機油中會造成機油的效能下降,也一定會導致磨損加劇,但這種磨損不是立即顯現的,對車輛的傷害也是循序漸進的,也要用數據說話。而且廠商還不吃虧的一點是以後這些機油增多的車型必須終身都在東本4S店進行維修保養否則可能無法保障,那不僅意味著有可能被繼續忽悠,很可能車主在車輛的後期維護上還可能額外花費更多相關的費用和精力,畢竟解釋權在廠家,而廠家又不會公開詳盡的原理和數據供專業機構評估分析。
最後從個人這麼多年的汽車從業經歷感覺,中國很多買車的人和購買其他商品一樣的問題在於追新不追好,甘於充當小白鼠,一旦出現問題就疲於維權、罵街,但顯然我們這裡沒法像相關法治更健全的國家更能保障普通消費者的權益,所以儘量還是用比較成熟的技術吧,少給自己找點兒麻煩,有時太在意麵子是很累的。
閱讀更多 努力奮鬥的杏林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