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军中之花的日本关东军,面对苏联的进攻时为何不堪一击

日本关东军作为日本陆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立于1919年,在侵华战争中因为侵驻中东北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关东军在我国东北驻守期间,顶峰时期其兵力多达一百多万人,由于战斗力极强且占领东北长达几十年,因此被日本军部称为“军中之花”。

号称军中之花的日本关东军,面对苏联的进攻时为何不堪一击

关东军作为日本军部的荣耀,其前身是在日俄战争中发展而来的,1904年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东北的控制权,在东北大打出手,最终以日本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最终俄国将满洲的铁路、港口控制权及山矿的开采全部无条件转让给日本,日本随后开启殖民满洲计划,为了维护日本在满洲的利益,日本派遣2个师团大约4万人的兵力进驻东北。

号称军中之花的日本关东军,面对苏联的进攻时为何不堪一击

随后日本为了进一步攫取在中国的利益,在1928年发动“皇姑屯”事件,炸死东北王张作霖,由于张作霖的死去,东北军内部开始发生分裂,日本趁机发动进一步的攻势。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全境,随后成立伪政权“满洲国”,此时关东军可以说达到历史的鼎峰。

号称军中之花的日本关东军,面对苏联的进攻时为何不堪一击

日本在东北不断的蚕食中国土地后,慢慢尝到甜头,认为中国不足为患决定拿苏联开刀。1939年日军和苏联红军在诺门坎发生激战,朱可夫指挥苏联机械化军团在诺门坎大败日军,造成一万八千名日本伤亡,此事给日本军部带来极大的震撼,号称军中之花的关东军再也没有往日的荣耀,至抗战结束日军都没有在挑战苏联红军。

号称军中之花的日本关东军,面对苏联的进攻时为何不堪一击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开始面临两线作战,中、英远征军在东南亚开始对日军进行反攻,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更是扭转太平洋战局,日本军部为了阻止战局的颓势,开始将关东军的主力逐渐抽调到南洋、太平洋等地,开始与美军、英军周旋,美军在太平洋的夺岛战役中,打死不少关东军。

号称军中之花的日本关东军,面对苏联的进攻时为何不堪一击

到了1945年的时候,大部分的关东军都死在了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的战场上,在东北驻扎的关东军只剩下空壳子,战斗力再也不能和当时的关东军相比,因此苏军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迅速击败日本关东军,击毙八万多日军,俘虏五十多万日军,这些俘虏被遣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劳动,最终大部分都死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