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漢朝才是中國古代最強王朝?只因徵兵制度太優秀,承襲至今

從古至今,有人的地方就有戰爭,而戰爭自然需要軍隊。但從中國古代兵制的演變來看,似乎每個時代,徵兵的方式那都各有不同。最早,軍與民的界限還不是很清晰。

為啥漢朝才是中國古代最強王朝?只因徵兵制度太優秀,承襲至今

商周時期,軍隊的核心是奴隸主們,住在城中依靠武力保護著自己的私人財產和奴隸。畢竟是保證自己的財產安全,裝備訓練都很好,所以說那時軍隊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

但隨著春秋、戰國,各諸侯國並立與對抗的加劇。這類由奴隸主組成的軍隊就出現了數量不足的問題。當時的各國普遍都實行全民皆兵的模式。但問題是,儘管全民皆兵可以保證國家的軍隊規模,卻無法彌補戰鬥力的參差不齊。

因此,秦、西漢又普遍實行了徵兵制,從生產力中選出適齡、健康的成年男子編入軍隊,並加以訓練。可以說,這一時期中國的兵制發展達到了一個頂峰。全國徵兵,證明了國家中央集權的發展,想在全國各地徵兵,起碼王權要能下鄉,說明這個國家的組織動員能力很強。同時這個國家要擁有強大的國力,因為是全民徵兵,所以軍隊規模會很大,而要保障這支規模龐大軍隊的裝備補給,沒有強大的國力根本玩不轉。就像秦統一時全國2000萬人口,卻能徵發300萬人服兵役、勞役,要是沒有強大的國力作後盾,根本支撐不了。

為啥漢朝才是中國古代最強王朝?只因徵兵制度太優秀,承襲至今

而後隨著東漢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大量農民變成地方豪強的私奴,軍閥割據形成,全民徵兵遭到破壞,但戰爭頻繁,為解決徵兵難的問題,就出現了世兵制,國家會分給軍戶部分土地作為生活來源。而相應的,軍戶要有男丁參軍,並且是世代從軍。當然了,相對於國家包吃包住包裝備的徵兵制。世兵制就是實在的屌絲低配版了,王朝相對實力不行才這樣幹,朝廷除了給塊地,剩下的什麼武器裝備、甚至糧草馬匹那都得士兵自己想轍的,朝廷因為國力不行,把本來它應該提供的服務不管了,當甩手掌櫃,想想如果今天去當兵,國家要求你們自備三級頭,三級甲,槍支彈藥加蹦蹦車,該有多不可思議?但這種不可思議的事,卻發生在了1000多年前。

世兵制是影響後世最深遠的兵制之一。北魏到唐中期的府兵制、元代軍戶制、明代衛所制、清代八旗,都是世兵制的演化變種。這種軍籍世襲的制度極大地降低了政府軍費開支和管理成本。在王朝末期,依靠給地當兵的政策能很快的吸引無地農民,招攬到一支戰鬥力不錯的軍隊,但隨著戰爭結束,和平時期軍戶原有的土地隨著人口的增長,土地兼併惡化,土地不足的矛盾會日益凸顯,收成不夠養活家裡人。那自然,這些軍戶會成為上司的附庸,形成人身依附關係,軍閥割據也慢慢由此形成。

當然有錢能使鬼推磨。統治者要花錢保一方平安,用金錢招募的方式來組織軍隊也是可行的。縱觀歷史,募兵制貫穿幾千年,一般都是沒辦法才用這個。而在這點上,最奇葩卻是北宋,募兵制在宋代是徵召軍隊的主要形式。

為啥漢朝才是中國古代最強王朝?只因徵兵制度太優秀,承襲至今

問題是,募兵制招的兵是為了錢,士兵們不光要掙錢,也要有命花錢。而且忠誠度難以保障,所以募兵制下軍隊戰鬥力就很難說,得看在誰手裡。

但在宋代更令人髮指的是,募兵是為了防止造反,賞銀只要吃飽飯不鬧事就行,可士兵也不傻,沒有高額賞金,只為了吃飯賠上性命,太虧!因此說看看宋朝的大多數戰爭,那真叫一個慘不忍睹。這類軍隊,順風局還好,能積極向上搶戰利品,可一旦遇到硬仗,那絕對是一觸即潰的楷模。

甚至像中世紀歐洲那幫子僱傭兵,居然還能為了錢打假仗。今天你輸一場,明天我輸一場的過家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榨乾僱主的腰包,然後大家就跑路了。多和諧啊。

雖然很多人將漢唐的軍事實力並論,事實上,唐代對突厥的戰爭,很大程度上沾了突厥內亂的光。至於為何後世會對唐滅突厥大加稱頌。很大程度上是要拜科舉制度的實施將文人階層送上了權力遊戲的巔峰。別忘了,咱們如今看到的歷史,全都是他們書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