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0.5元=最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開卷第一題:性價比最高的蛋白質來源食物是?


豆腐? 5元350g

魚? 十多元500g

奶? 十多元1000ml

豬肉? 二十左右500g了吧

更不用說什麼草飼牛肉,上百大洋500g

它們的性價比都通通不如——雞蛋。

均價0.5元一個。

花費0.5元=最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食物蛋白質被身體消化吸收後,利用程度最高的就是——雞蛋

生物價是所有蛋白質食物中最高的——94(滿分100)。

脫脂牛奶——85

魚——83

牛肉——76

豬肉——74

完全秒掉它們對不對?

關於蛋,大家一定聽過各種各樣的傳言,究竟這些傳言中,哪些真哪些假?我們今天就來一一擊破。

各種各樣不同的蛋,哪種營養價值更高?

花費0.5元=最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有沒有困惑過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鴿子蛋,營養價值究竟誰更拔群?

鵪鶉蛋B族維生素高於雞蛋;

雞蛋維生素D含量高;

鴨蛋脂肪含量高;

鵝蛋蛋白質含量高;

雞蛋在所有蛋中膽固醇含量最低

價格昂貴的鴿子蛋,基本可以和雞蛋劃等號。

每種蛋都有自己略微的優點,但沒有哪種蛋有著絕對性的碾壓優勢。按照自己的情況,選擇最方便購買的就好。

既然誰的優勢都沒有那麼明顯,我們就來說說,最方便買到的——雞蛋。

雞蛋的膚色,和營養價值相關嗎?

花費0.5元=最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市售的雞蛋,有白色、褐紅色、綠色之多,營養價值有什麼不同?

雞蛋的顏色,受母雞的種類、營養狀態、身體狀態、年齡等的影響,雞蛋呈現褐色是由於卵殼卟啉影響,有的雞不能產生卵殼卟啉,它們的蛋,就是白色的。

兩者的營養對比:

花費0.5元=最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紅皮脂肪略高,白皮維生素D略高,其他營養素差別並不明顯。

綠殼雞蛋是烏雞或烏雞與其他雞雜交的後代產出的卵,它的主要賣點是天然蛋白質含量比紅、白殼略高,部分礦物質比如

碘、硒等略高。

小總結:

綠皮蛋白質和部分礦物質含量略高,三者的營養差別並不巨大;

從價格上來說,少見顏色的雞蛋性價比並不高。

散養還是籠養,會決定雞蛋的營養優劣嗎?

花費0.5元=最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很多人在購買雞蛋的時候,會特地挑選“土雞蛋”,這些蛋都是農家散養的母雞所產,號稱只吃天然的食物,比如:蟲子、野草、蔬菜等;

而“洋雞蛋“則是在籠中,批量飼料餵養的母雞所產。

兩者價格差別明顯,“洋雞蛋”一個約0.5元,“土雞蛋”一個1.5~3元不等。

這錢,值不值得多花?

數據來說話:

花費0.5元=最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從數據上來說,土雞蛋蛋白質、碳水、鈣含量略高,其中膽固醇含量高出不少,這與土雞蛋蛋黃佔比高不無關係。

從口感上來說,土雞蛋略勝一籌。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大家推崇土雞蛋,讓不少不良商販鑽了空子,把洋雞蛋運往農村幾日遊,就搖身一變土雞蛋身價上漲。

小總結:

在意口感的,可以選擇土雞蛋,需要注意挑選真正的土雞蛋;

在意營養的,兩者其實差別不大,尤其注意膽固醇代謝異常、高血脂症的老年人,反而應該選擇低膽固醇的洋雞蛋。

如何挑選雞蛋?

花費0.5元=最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正規場所購買,如果有問題,能很方便的維權。

用手搖晃,有明顯的晃動感,說明雞蛋已經有了氣室,存放時間過久;

體積相同的雞蛋,如果拿起來手感差別很大,輕的那枚一定是放置時間過久的,這是因為隨著時間延長,蛋內水分蒸發的關係;

借用手機的電筒,蛋呈現完全透明狀,說明這個雞蛋的濃厚蛋白多,質量優良;如果在蛋殼附近看到了蛋黃的暗影,說明這是個個時間久遠的雞蛋。

雞蛋打開後,好的雞蛋蛋黃是半球狀而凸起,老蛋蛋黃扁平。

打開的雞蛋,看到有血絲(熱傷蛋高溫形成),或者散黃(或受過激烈震盪,或放置時間過久),出於安全考慮,還是放棄的好。

最能保留蛋的營養價值的做法是哪種?

花費0.5元=最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煎蛋、炒蛋、茶葉蛋、水煮蛋、蒸蛋……那麼多種蛋,總有你喜歡吃的,那究竟哪種方法,營養保留最完善呢?

雞蛋中最容易損失的,就是蛋黃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它們與空氣接觸的時候越長,營養價值降低的就越明顯。

反過來也可以這麼理解:

雞蛋完整性保留最好的,營養保存的也最完善;選擇各種烹飪方式的雞蛋,越快食用越好。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

水煮蛋營養保留最完整;

蒸蛋、蛋花湯少油,居後;

煎蛋、炒蛋次之;

茶葉蛋需要長時間入味,尤其需要敲碎,這麼看來,營養損失也不小;

最最最不推薦的:

各種鹹蛋黃焗菜,那是氧化的不要不要了。

生吃是不是營養保留的更好?

並沒有,因為你會面臨著大腸桿菌外,

沙門氏菌禽流感病菌的風險。生雞蛋中的抗生物素和抗胰蛋白酶,反而會阻礙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

想好好吃蛋,煮熟更重要。

最完美的煮雞蛋方法get

花費0.5元=最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我們已經知道了,水煮蛋的營養保留的最完善,那麼如何煮好一個完美的水煮蛋呢?

時間很重要

雞蛋洗淨

冷水入鍋,水沒過雞蛋,浸5分鐘再開火

水開後,轉小火,持續8分鐘

關火,置入涼開水降溫

時間不夠,成品是糖心蛋,會有沙門氏菌的風險;

時間過長,成品蛋黃上會生成綠色或灰綠色的硫化鐵,蛋白質長時間煮,更難消化。

整體來說,時間不夠,風險up,時間越久,營養down。

煮好後的雞蛋,可以存放多久呢?

這和季節雞蛋外殼是否完整、保存條件

都有關係。

夏季,煮好的雞蛋常溫放置,最好當天食用;

冬季,常溫放置2~3天都沒問題。

同理,夏天煮好的雞蛋放入冰箱,吃之前再拿出來,2~3天也沒關係。

如果雞蛋有裂縫,保存時間會更短。入口能察覺異味,還是放棄的好。

一個雞蛋在你面前,如何分辨它是生是熟?

花費0.5元=最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不小心把生雞蛋和熟雞蛋混在一起,想分辨生熟,不用一個個敲開。

只需要在桌子上轉動它們就好:

熟雞蛋——快速流暢的旋轉;

生雞蛋——旋轉老跑偏,不順暢。

或者是借用電筒:

熟雞蛋——不透光黑漆漆;

生雞蛋——可透光。

一天吃幾個蛋比較合適?

花費0.5元=最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2016年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日蛋的攝入量是40~50g

雞蛋的重量約40~75g,想要符合這個標準,中等偏小個頭的雞蛋更合適。

美國已經取消了膽固醇的限制,這並不意味著,雞蛋越多越好。

每天成年女性蛋白質的推薦攝入量是55g,男性是65g,可以從雞蛋、牛奶、豆製品、畜禽肉中獲得一半的優質蛋白質。

如果雞蛋攝入過多,其他蛋白質來源的食物攝入又不控制,當天的蛋白質攝入量很容易超,過多的蛋白質會增加腎臟負擔、影響鈣吸收、長胖等等。

所以,均衡飲食,每天1~2個雞蛋,都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的禽蛋,重量如下:

鵪鶉蛋一枚約9~12g,5~6個相當於一個雞蛋;

鴿子蛋一枚約15~30g, 2~3個相當於一個雞蛋;

雞蛋一枚約40~75g;

鴨蛋一枚約70~100g,個頭大的等於兩個雞蛋;

鵝蛋一枚約160~245g,個頭大的等於3~4個雞蛋。

關於蛋的困惑,能想到的都在這兒啦,還有困惑的,我們再來一起解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