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世界上最深刻的话题,生命和死亡

花婆婆 方素珍说,自己在35岁以后,人生所有的养分几乎都来自绘本。

初看到这句话时,我还没有看过绘本,也不是很好的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一直浅显的认为,绘本不是写给孩子的么!让我们成人去看,是不是有点太过简单、太“小儿科”。当我自己有了孩子,给孩子读绘本时,我推翻了我以往片面的观点。

孩子的到来,彻底的改变了我的生活,经由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让我的内心变得柔软和丰盈,从这种意义上说,养育孩子妈妈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孩子,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世界上最深刻的话题,生命和死亡

我们似乎对“死亡”有着天生的忌惮,感觉死亡高深莫测、似乎离我们也很遥远,仅仅是开口说一下“死”,也会觉得不吉利和晦气。

古时候,主宰着世间一切生命的皇帝们,都曾幻想这长生不老、继续享受权利和荣华富贵、万岁万万岁,有找仙药的、有求助于土方的、也有炼丹,服食丹药的。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明朝的嘉靖皇帝等人。

现在人们通过调整心态、运动养生、保健等积极地方式也在延长生命、延缓死亡的到来。

美国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说:“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选择了生活与成长,也就选择了面对死亡的可能性。”从我们一出生起,我们就一步步的在接近死亡,但只有我们真实、清醒面对和坦然的接受死亡,我们才能明白生活和生命的真谛,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把握和过好当下的生活,如何爱和珍惜生活。

我们想让孩子生活的幸福、顺利,不想让孩子面对伤害、病痛、疾苦、死亡,但这一切是孩子成长中迟早要面对的;我们不知道如何开口给孩子讲述悲伤、抽象、绝望的死亡;更或者我们自己也无法直面死亡。

《獾的礼物》以一种平静温和的口吻简单直白的文字缓缓的向我们道来生命、死亡、失去时的悲伤、人生的价值等一系列深沉复杂的问题。

孩子,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世界上最深刻的话题,生命和死亡

獾是一个让人依靠和信赖的朋友,总是乐于帮助大家。他就已经很老了,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獾死了,獾说过希望朋友们不要因为他的离去而难过,但朋友们真的很难做到不要难过,厚厚的雪盖住了乡村,却掩盖不住朋友们的悲伤。

獾给每个朋友都留下了离别的礼物,他们可以永远的珍藏下去。有了这些礼物,他们就能够相互帮助。所有的动物对獾都有一段特殊的回忆——他教过他们的一些事情,他们现在做的好极了。死去的獾以另一种形式活在朋友们的心中。等到最后的积雪融化的时候,动物们的悲伤也慢慢的融化了。

每当提起獾的名字,说起獾的又一个故事,大家都露出了微笑……

读给孩子《獾的礼物》,孩子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死亡和离别,我不得而知,但是只要我们理解了并且践行对生活的热情和生命的热爱,孩子会从我们的言行举止态度行为中习得的。

孩子,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世界上最深刻的话题,生命和死亡

獾在朋友们心中是美好温暖的,让人值得信赖和依靠。这让我想了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个片段:

假设自己正在参加自己的丧礼,看到很多亲朋好友,体会着他们悲伤的心情,你的子女、兄弟姐妹等亲戚或者是你的同事、朋友等即将上台追述你的生平。

现在请你仔细的想一想,你希望人们对你以及你的生活有怎样的评价?你希望人们怎样评价你的人格、你对周围人的生活施加过什么样的影响?你有哪些成就和贡献?你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子女或亲友吗?你是一个令人怀念的同事、朋友、伙伴吗?

这真的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和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