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一定要关心这些传染病!可能就在你身边!

5月一定要关心这些传染病!可能就在你身边!

5月是春夏之交,气温上升,湿度增加,很多传染病也进入了高发期!近期需特别关注水痘、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麻疹等传染病。

今天,波仔带你了解一下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及其发病情况吧!

5月一定要关心这些传染病!可能就在你身边!

1、水 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如果是合并细菌感染的话,会留瘢痕;患过水痘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有时病毒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5月一定要关心这些传染病!可能就在你身边!

日常生活也要加强护理,勤换衣服,勤剪指甲,防止抓破水疱继发感染。而预防水痘要做到以下几点:多通风、勤洗手、常喝水、多运动、少去人群密集以及密不透风的公共场所

水痘病人应隔离至疱疹全部干燥结痂为止,且不得少于发病后两周;轻症病人可在家隔离,不得入托或入学;不可出门与其他儿童玩耍接触,玩具等要经常消毒;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应该隔离观察3周。最有效的,还是接种水痘疫苗。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病毒所致的发生在手、足、口部水疱为特点的传染病。此病毒是通过人口腔传染给人的,潜伏期3~5天

初期是低热,口腔出现水疱,周围红晕,很快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发生在手足部的也是相同的病程,中心是水疱、米粒大,周围红斑,以手指尖、掌心、足的侧缘及足跟部多见。

5月一定要关心这些传染病!可能就在你身边!

家庭预防是幼儿防病的第一道防线,“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是防控手足口等传染病的要诀,除了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要做到放假(包括周末)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游玩。

3、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也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常见于婴幼儿,

临床特征为发热,常在38℃以上,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腹痛和四肢肌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高热时可发生惊厥。

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散在针尖大小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等,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2-3日后红晕扩大,疱疹破溃变为数个黄色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其他部位不出疱疹。全身症状及咽部体征一般均在4-6日后自愈。很少有并发症。

5月一定要关心这些传染病!可能就在你身边!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

5月一定要关心这些传染病!可能就在你身边!

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5、猩红热

猩红热(scarletfever)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3~7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冬春两季发病多。起病很急,发热高,伴嗓子疼。起病1~2天内出皮疹,从颈部、上胸开始,很快蔓延全身。

皮疹一般为充血性鲜红色鸡皮疙瘩样细密的丘疹,在皮疹之间几乎看不到正常皮肤。面颊发红,口唇周围发白。

发病时,咽峡部红肿,扁桃体上可有片状黄白色渗出物,舌背味蕾突起形似杨梅或草莓,称“杨梅舌”或“草莓舌”,这也是猩红热的特征之一。

出疹时伴随39℃左右的高烧,1周后红疹子变成斑块,慢慢消退

。患儿身上很痒,用手抓,皮肤上留有抓痕。

5月一定要关心这些传染病!可能就在你身边!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卫生,预防继发感染,每日淡盐水漱口。在医生的指导下早期应用抗生素。一定要坚持疗程,以预防肾脏或心脏并发症。患病期间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6、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末春季为多见,传染性极强,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患者为麻疹的传染源,在疾病的潜伏末期到出疹后5天均具有传染性。凡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患者后,均易被感染而发病

5月一定要关心这些传染病!可能就在你身边!

目前尚未发现有直接杀死麻疹病毒的特效药。

患麻疹时,需要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并加强支持疗法。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隔 离

2 卧床休息

室内保持清洁、温暖、空气流通,光线不宜过强。

3 护 理

细心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

(1)前驱期及出疹期高热时,不宜采用冷敷或较强烈的退热剂,以防疹子出不透;

(2)发热过高可冷敷头部或必要时用少量退热剂,切忌大量发汗与急速降温;

(3)让孩子多喝水,给予其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保持皮肤、眼、鼻、口、耳的清洁,常用温水擦净鼻子和眼睛保持清洁,用生理盐水漱口,用眼药水或抗生素眼膏保护眼睛。

波仔还要提醒大家一下,如果不是合并肺炎、中耳炎等细菌感染,无需常规应用抗生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