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大战6·18:饿了么、美团“抢食”京东便利店 称半小时速达

新零售大战6·18:饿了么、美团“抢食”京东便利店 称半小时速达

新零售大战6·18:饿了么、美团“抢食”京东便利店 称半小时速达

“实在是没有时间打电话了。” 几天前,一个上午跑了17单的骑手李丹(化名)笑着说自己终于跑起来了。他是上海市长寿路商圈内一家永辉超市的自有骑手,也是那里唯一的骑手。今年近50岁的他,对于骑手这个职业来说年龄有些大,但因为永辉的订单量一直不算多,配送压力不是很大。不久前,他甚至还主动向下订单的客人推销店里的促销商品,以提升配送业绩。但最近,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午高峰时间的配送订单出现了快速增加。

随着每年6·18大促季来临,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物流体系会进入高速运转阶段,与往年不同,今年新零售加入竞争——半小时送达的极速配送向传统物流配送发起挑战,饿了么、美团和京东抢起了便利店,但同时也迎来新的困境。

半小时配送圈发起“抢人大战”

今年6·18的促销季普遍从6月1日开始,包括盒马鲜生、永辉、家乐福、大润发等一批来自线下的商超通过App“掌上超市”加入了战局。家居、护理、百货、食品、鲜蔬等商品,纷纷打上了醒目的6·18促销标签。在永辉与盒马的平台上,除了生鲜外,牙膏、牙刷、洗衣粉以及当季的防蚊驱虫药等家居百货成了主力促销商品,对照线上京东超市、天猫超市,它们的特点同样鲜明:品类不多,但主流品牌齐全;满减活动不多,但原始定价不高;同时,配送速度均在半小时内完成,降低时间成本成了新零售最大的优势。

据了解,为了备战6·18,盒马鲜生两周前开始在各地招兵买马,其中一线城市需求量尤其大。在盒马鲜生上海地区的一则招聘启事中,详细列明了各个区域的骑手招募人数,曹家渡、虹桥、新江湾、金桥、杨高南路等8个站点的配送骑手共招募170人。其中,仅曹家渡盒马鲜生一个站点的缺口就达到50人。

新零售和电商之间,一场物流抢人大战原本就在所难免,今年6·18,这场大战提前开战。在一位物流行业内人士看来,按照惯例,6·18前期是各大物流行业招兵买马的高峰期,但新零售门店给出的福利待遇标准会略高于传统物流行业。

百世汇通、申通、圆通,顺丰、京东在6·18前夕都发出了急招启示,仅百世汇通一个分站快递员缺口就在30人。“以往物流行业内的人员流动率很高,但今年新零售创造的就业岗位不断扩大选择范围,但就业人数没有明显增加,缺人将是一种常态。”但业内人士对此并不悲观,“按照以往每天每人平均300单,一个快递员每月的基本收入在300×1×30=9000元。收入与盒马、饿了么差距不是非常大,但这些外卖、代买的订单量不如传统物流稳定,而且对配送时效要求更高,因此,传统物流行业依然有自己的优势。”

新零售升级面临大考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线上互联网巨头纷纷跑马圈地,用资本“圈入”一批线下零售商超,通过技术变革与传统零售商超结成战略同盟,阿里资本入股的大润发部分门店在今年上半年启动了“新零售升级改造”,而联华超市也通过闪电购合作搭上了线上线下打通的快车;腾讯与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先后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进数字化零售改造深水区。京东除了此前与沃尔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与腾讯共同入股永辉外,今年年初在全国范围大力推进“京东便利店计划”,刘强东更是提出,年底前每天新开京东便利店1000家的目标。

坐落在中远两湾城大型社区内的京东便利店,是首批上线京东便利店小程序的门店之一。在这个20平方米的京东便利店内,摆放有5排货架,零食、饮料、家居护理、生鲜水果,甚至装修用小工具配件一应俱全,相比较上门的顾客,手机上不断响起的“外卖订单”提醒声更热闹,在美团外卖平台,他们正在举行“6·18”49-18元的满减活动,老板王东(化名)也设置了6·18专区:只要在店内消费的顾客都能领取一小罐奶粉,或者是自拍杆。尽管优惠幅度不大,但还是为店内带来不少客流。

相比较周边的便利店,他们的外卖订单数量高出50%,“一瓶水、一包香烟,甚至一条毛巾,都有人习惯叫跑腿来买。” 盘下店面一年多来,王东已经在美团外卖、饿了么、京东便利店小程序上“开了”三家便利店。

王东一度期待“京东”能为他带来更多线上流量。不久前为了今年6·18京东便利店小程序上线,王东专门印刷了500张名片作为社区推广,上面专门印有京东便利店小程序的二维码,但眼看6·18临近,这批名片却始终没有派发,打开王东的京东便利店小程序,也只能看到饮料,唯一的促销活动是满35元免运费。王东说,至今没有在小程序上完成一笔订单。没有官方导流,只依靠店家自身很难运营。

此时,美团和饿了么已经瞄准了这批散落在社区的便利店资源池。美团外卖不仅向王东的京东便利店开放“超市”入口前三的优质入口,同时在6·18大促期间提供官方补贴。因此,王东很快便向“美团外卖”倒戈,不仅在美团外卖上铺设了几十种商品,同时积极配合平台参与大促,“我们的客流主要来自社区内居民,10个订单中有4个是来自社区居民, 这些顾客对价格敏感,因此谁能给出真金白银的补贴,谁的流量更高。”

线下零售店还在磨合

离王东京东便利店2公里外的联华便利店负责人,不太看好便利店与线上结合的模式,“这瓶水在店里卖3元,到了线上超市就要卖4元。你买得贵,我赚得少。”

6·18期间,这家在饿了么平台上以“闪电购便利店”名义上线的联华便利店,很难适应互联网的平台式玩法。来自阿里巴巴的资本入股似乎还未辐射到这些中小型便利店。无论在饿了么,还是闪电购平台上,这家联华便利店都没能享受到新零售升级带来的红利。

除了这些传统商超外,沃尔玛、家乐福以及大润发都以不同形式加入到今年6·18大促中,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线下零售店在6·18中的表现依然不及线上电商平台热火朝天,除了用户消费习惯外,在拣货效率、品类管理以及物流配送等方面,几家线下商超都要面临一段很长时间的磨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