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在工厂工作?制造业将何去何从?

成都文化活动中心

说起工厂流水线,首先能让我们想到的就是,工作累、苦、无聊,每天就是重复性的工作,一天一天又一天,听上去感觉还不错呀,至少工作简单呀,不需要太多的脑力劳动,只需要付出体力劳动就可以了,工资还比较的稳定。可就是听上去应该挺不错的工作,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排斥它,原因何在?

一方面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在工厂工作,是因为工厂工作真的太累,约束性太大了,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从小在家长、亲人的呵护下长大的,没有吃过多大的苦,受过多大的累,冷不丁的去让他们进工厂工作,他们是难以接受,也是不想吃那份苦的。

另一方面如今的社会,工作越来越多了,也就意味着人们对于工作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工作这么多,很多人当然会先把工厂给排除掉,宁愿去挣少点的工资也不愿意去进工厂。在他们看来进工厂无疑是给那些没有能力的人准备的。

再者说,在工厂工作是不错,可是锻炼的机会真的是太少太少了,而且长时间在工厂工作,会给人造成一种与外界社会隔绝的感受,年龄稍微大点的工厂不要,只想要年轻的,而年轻人呢又都想去找一些听上去比较高大上的工作,或者是能带给自己锻炼和挑战的工作。

我国从改革初期,一直到现在,制造业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可以说正是这些制造业工厂的存在才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问题,而如今,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工作岗位越来越多,慢慢的制造业被这一代人所忽视,不过即使这样,国家还是非常重视这些制造业存在的,因为发展乃立国之本,无论何时制造业才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所在,国家的有关扶持政策是会让这些制造业一直存在下去的。而且并不是所以的年轻人都不会选择进工厂,还是有一大部分人会义无反顾的去从事制造业的。

任何工作各有千秋,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自己喜欢就好,工厂进与不进,都是无关紧要的,我也相信制造业也会一直发展下去。


上啥班

先交待一下答主背景,坐标广东珠三角某城,混迹于制造业公司十余年,一直干产品开发工作,对制造业公司有几点个人浅见,那就制造业公司的现状及未来走向,谈几点个人不太严谨的看法。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在工厂工作?

个人以为,导致年轻人用脚投票的几个核心原因如下:

1、平均薪资低。注意是均薪低,由于制造业公司是人口密集型企业,其中一线生产员工占据超过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比例,所以均薪是很低的,但需要强调的是,一些核心部门、核心岗位人员的薪资却不低。

2、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主要对象是生产车间的员工,夏天炎热,一身臭汗,冬天寒冷,手脚僵硬难受,有些岗位还要站着作业,一站就是8小时,常常累到两腿发软,确实非常苦逼。

3、员工工作时间长。在制造业公司工作,加班才是正常的,尤其是生产车间一线员工,很多人每月加班60-70小时,其实他们也很无奈,因为他们一般都是计件算工资的,假如加班少了,那就意味着工资降低了,但加班多了,又觉得太累,就是这么矛盾。

4、员工自由度低。尤其是生产线员工,只要进了工厂生产区域,基本没有自由可言,连喝口水、上趟厕所都要申请,还必须要找到能顶替你岗位的人才能离开一会。

制造业公司将何去何从?

我对普遍不看好制造业的观点有不同意见,我恰恰认为随着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出台,制造业公司的春天已经来了,那些能够把握这个政策红利的公司,会有一次飞跃,而作为制造业公司的核心部门或人员,也必然不会差。

首先,在这次产业升级转型中,竞争力强的那些制造业公司将会做大做强,这些公司有几个特征,例如,1、创新能力强; 2、智能化程度高; 3、质量为先; 4、品牌附价值高等等,只要具备其中两点,就足可以在竞争中胜出了,如果全都具备了,那基本上就如开启了无敌模式一样,定能在同行公司中脱颖而出,进了这样的公司,前途和“钱”途都不会差。

而竞争力低下的制造业公司也必将在转型升级中被淘汰出局。比如,1、人口密集、生产效率低下的; 2、创新能力弱,抄袭现象严重的 ; 3、品质意识低下,产品质量低劣的 ; 4、依靠简单的代加工业务,没有经营自主品牌的等等公司,如果不及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我在此放句狠话,活该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结语:

我国乃制造大国,制造业作为我国实体经济的支柱没有改变,再者,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那些能够把握政策红利的公司,能够加快改革创新的公司,将越来越有竞争力。而那些不思变更创新的公司,将逐渐失去竞争力,最终被淘汰出局。

作为打工者,我们往往无法左右公司的发展走向,但我们却有权选择一家有竞争力的公司,加上自身的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企业所需的人才,并且,专注于某个领域深耕下去,那样你定会有一翻作为,也能跟随着行业和公司的发展吃香喝辣!

我是「设计制造迷」的蓝哥,是在制造业公司做设计开发工作的,欢迎与我交流制造业公司相关的问题!愿与你一起成长!

设计制造迷

再来答一波。

关于第一个问题之前也有说过,简单总结一下。

1 钱不多。一般来说,在工厂里大多是三四千块这样,时间长一些的有五六千,但是相比外面的工作,销售,程序员,快递这些行业,收入捉襟见肘,处于收入的最低层。

2 时间长。一般来说在工厂上班的时间是正常八小时,加班两小时,中途吃饭加上通勤时间,基本上是达到十四个小时,你所对于荷尔蒙高旺盛的年轻人如何在底层收入耐得住这么长时间。这还间接导致自由的时间减少。

3 没盼头。虽然现在有很多的晋升渠道,但是,无论是工资还是晋升层级,都不理想。感觉上还是一辈子在工厂,拿死工资干死活。。没有以前那种做几年出来自己做师傅或者接活的希望。

4 缺乏尊重。在工厂里,得不到上级、厂里的尊重,出了状况经常遭到呵斥,放假出去与朋友吹牛皮,问自己做什么的,社会整体情况缺乏对工人尊重与保障。



制造业何去何从,这是个大问题,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在中国都是在食物链的最顶端。

其实国家也回答过这类问题:产业升级。

个人的看法有两点:

1 产业升级:这个看国家出的《制造业2025》就知道,产业升级,是必然的的路径,只能走这条路,相信还在工厂的同学细心的能够留意到,越来越多的岗位正在被机器替代如:简单的打包装,大螺丝已经有很多的工厂正在引进机器人替代,复杂一些的:如焊接、喷涂等都已经有机器人在做。未来的时间,必然是机器逐渐替代简单的手工劳动。因此,在工厂的童鞋,危险了。

2 第二点是个人看法。关于房地产对制造业的影响,房地产现在不仅在侵蚀着制造业,还在侵蚀着制造业上的工人,数以亿计的人口工作大半辈子,最终没有一个自己的窝。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制造业升级,以及工人是否留在工厂,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精彩搬运工

为什么不愿去工厂工作,我说说我的经历吧!

我是一名大专生,在学校里学的是机电一体化,17年大三出去实习,学校给安排的,结果去了厂子里面一看,是制造那个半挂车车头的,说的第一个月2000块钱,当时想来都来了,行李什么的都拿来了,先干着吧,钱虽然少了点,但是听说过了试用期每月能有四千多也还可以,结果就留下来了。

每天工作12小时,中间吃饭,一小时,休息一小时,其余时间一直干活,由于是组装大型重卡的,里面那个噪音特别大,不是一点声音,人真的受不了,就算有耳塞那耳朵也受不了,再有一点就是热,这个不像电子厂里面夏天还有空调,夏天热的时候就几个大功率工业风扇,一直对着人吹,而且特别脏,特别累,每天干完活回去全身都想散架了一样。

最主要的是他妈的不把人当人看,一个个小组长,班长,一个个牛逼的不得了,由于我是新来的,难免会有一些小失误,直接张口就骂,什么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我脾气也不好,和班长吵了好几次。

工厂里面干久了,我觉得可能会和社会脱节,每天都是,宿舍,车间,饭堂,厕所,就这几个地方。不是不想出去玩,关键是一天工作下来,累的都受不了。

而且这么累死累活的干着,到最后每月才三千多,所以我也就干了两个月吧,最后自己走了,后来去上海一个电子厂,也干了几个月,虽然没有这么累,但是其余问题也都大同小异。

现在厂子里面招人,好像都只要35岁以下的了,如果你一直去厂子里面干,现在就算可以,你年龄大了呢,以后怎么办,所以我现在只想学个一技之长,工厂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去了,这就是我17年的真实写照,有点感慨,难道大专毕业的只能以后去工厂流水线吗?😔


领略世界之最

工人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高,工作环境差。哪有坐空调房,朝九晚五工作,工资高有一定社会地位,西装革履,动动手和嘴,靠脑力劳动的工作好?5/60年度为啥工厂火?那时工厂工资比机构啥高的多,工作时间和机关啥基本一样,社会地位也可以,现在呢?


千军万马76315243

看到这种流水线式的工厂招工难,我就高兴了!感觉这种现象是中国5千年来最大的进步,说明中国人思想真的独立了,说明中国人不想为了温饱而去给别人当牛做马了!这就表明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老一辈的奴性思想了,工厂不是招流水线工人难,是现在已经招不到奴隶了,没有哪个人一个月为了3千块钱,而去给黑心老板当奴隶了。中国人真正的站起来了!这是天大的好事情。


不忘初心2198517

第一点,首先在工厂里面上班时间比较久,而且管理比较严格,就拿富士康来说,我在里面上班,早上八点开会,开完会开始干活,中间一直到吃上午饭,有二十分钟休息时间,而且上班途中不能交头接耳,不能随意走动,服从一线线组长的安排,长期从事这样的工作,人的意志力基本上被磨灭,而且工作气氛比较压 抑。 第二点,工厂一般分为淡季和旺季,淡季一般大概是二月份到七月份,中间工人只能拿到底薪,工资待遇比较低,待到旺季时,让你连续加班,切工作时间太长,工作环境比较差,这样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一种煎熬。 第三点,工厂管理者普遍文化水平比较低,对于员工的关心不能到位,一味的未完成生产任务,催促员工加大力度生产,从而忽略了员工的个人感情和生活,让员工感到自己的价值观得不到认可,从而厌烦工厂的工作。 第四点,工厂里面升职加薪比较慢,而且很多工厂都是论资排辈,对年轻人有能力的人打压比较凶狠,从而使很对年轻人失去了对在工厂打工的信心,觉得宁愿在外面累点苦点那也不在工厂里面好。


默寫沵旳笑92426041

工厂,这个曾经大多数外出务工的人员都经历过的地方,这里充满了我们的心酸,充满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这里有过笑声,但更多的是压抑和无奈!大家还记得从中介找工作被坑的经历吗,每当想起是不是就想把中介给砸掉!每次都要傻傻的站在门口,等待着面试,面试过了,很开心,面试不过有时会有点无奈,因为自己还得找工作,接下来就是体检,报道!这是所有进工厂的人都会经历的。大家还记得刚进去前几天有多么难受吧!是啊,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事,凶巴巴的领导,这就是进工厂的印象。

这些消极的印象,可能让我们越来越讨厌工厂,但生活的无奈让许多人不的不留在那里。现在的工厂面试大多数都是90后,甚至00后,这一代的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只知道干活,这一代的人,有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思想,不再愿意一味的接受,而是选择自己想做的,或许是这个时代改变了我们这群人,也或许是这群人要改变这个时代,我们不想在干的很长时间的活,却拿着不够半个月挥霍的工资,我们不再愿意接受‘三点一线’的生活,不再想看领导那张嚣张的脸!所以,我们要离开,在工厂,我们学不到技术;在工厂,我们没有好的发展,也许干一辈子也是个操作员;在工厂,我们的福利待遇是那么的可怜,工资还面临着克扣的风险,工厂就像一个地主,我们就是那农民,能用你的时候就用,不能用的时候,就赶你走,你干活的时候,挑剔你,你不干活的时候,催着你,它可以占用你的时间,但你绝对不能迟到一分,是啊,我们就是无奈,无奈的我们只有选择别的行业,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不是傻子,我们既然接受不了,我们就另择它路,愿我们不再相见,也希望工厂能改变,多为员工考虑,多为基层员工考虑,没有他们的付出,能有你公司的今天!


问答解析员

本人做的是一家造纸厂,典型的制造业。制造业相对于其他的行业,工资低,没进步,没盼头,没晋升,没自由,劳动强度大。虽然很多工序已经实现自动化,但是你会发现还是有很多的工序是需要靠人力完成的。固定的八个小时,起码有三个小时是体力劳动,再加上巡检,运动量在五个小时左右。如果是检修,就是特殊情况,八个小时干八个小时,十二个小时干十二个小时。工资每个月4000,本地房价均价110000元/平。你是以操作工进去的,不管你做多久,你还是操作工。好的岗位领导亲属干,技术岗位你永远干不来。


永康218117110

我就是制造业的,薪水一般,没有休息日,社交圈很小,关键是现在的很多轻工制造业车磨铣床等机器精度越来越高导致入行门槛越来越低,所以薪水你就别想有什么越级的涨幅了只能熬资历了也就等于前途渺茫,感觉就是饿不死但你也别想发了。因为工作强度大没休息日所以心情也就比较压抑。反正如果你死心了那就混如果你心里还想博一把那就别去轻工制造业了很难出头的。以前我们这管开模具的叫模具师傅现在是模具工,从中你就能感觉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