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地川村名的由来丨厚重禹州

麻地川村名的由来丨厚重禹州

古碑载:禹县治北去三十里曰麻地川。

麻地川位于中原腹心地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寨,隶属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浅井镇,下辖麻地川、新桥、河西等十二个村民小组和三十六个自然村。

麻地川东邻禹州市无梁镇;西接浅井镇张垌村;南连浅井镇扒村;北靠新密市。它是旧时禹密古道上的重要隘口,更是后汉皇后李三娘的家乡,素有“后汉皇后故里,具茨山文化大门”之称。

麻地川村名的由来丨厚重禹州

麻地川四周群山环抱,南出鸡山、大礴山之间,去禹州城三十华里地势呈马蹄形状。“川则流水之行”麻地川之水源出北大鸿寨山,由东向西共有三道河流,依次为东谷——石门河,中谷——磨石湾河,西谷——大阳山河,三条河流至麻地川村口汇成麻水河,南过八里村形成今天的扒村河,然后向西直奔颍而去,是颍水的一大支流。

麻地川村名的由来丨厚重禹州

相传,南北朝时期,阳翟(禹州)麻地川有个李家寨,寨里有位李员外,生育有一双儿女,儿子取名李鸿信,女儿叫做李三娘。

一日,穷困潦倒靠乞讨度日的刘知远,贫病交加晕倒在麻地川李家寨李员外家门前。好心的李员外收留了他。且说刘知远被李员外收留后,很快因他的聪明、勤劳、能干,搏得了李府上下的喜欢。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入定时分,在绣楼尚没睡下的李三娘忽然发现自家马棚红光闪闪,看似着火。李三娘便唤上丫环去看个究竟。待到马棚一看,原来马棚并未失火,刘知远睡的正香,周围一圈红光笼罩着他。在刘知远安祥的面庞上,一条筷子大小的蛇正从他的左鼻孔钻入,又从右鼻孔钻出。李三娘知道他不是凡人,再加上刘知远平时聪明能干,李三娘早生爱慕之情,却又羞于明说。这一切让丫环看的清清楚楚,于是在丫环的帮助下,李三娘和刘知远在马棚里私自订下了终身。良宵夜短,眨眼间已是鸡叫三遍,三娘赶忙回到绣楼,并拜见二老爹娘,说明了缘由。李员外本来就对刘知远深怀好感,见女儿事已至此,也没过多责备,同意了二人的婚事。谁知,刘知远本是天子身,在叩谢岳父、岳母后,二老竟一命归阴了。本来就对刘知远怀恨在心的李鸿信夫妇,一看二老下了世,怕李三娘与自己分家产,就硬说李三娘私订终身,败坏了门风,就想方设法害死刘知远、李三娘夫妇,但又碍于亲情,怕落不仁不义之名,于是就把李三娘撵到麻窝担水浇麻,把刘知远赶到瓜地种瓜。

刘知远种瓜在古阳翟通往郑、密的官道大山之间。

麻地川村名的由来丨厚重禹州

传说,那里,时有一红色怪兽出没,常常害人,没有人敢从那里经过,人称“不过崖”。凡到郑、密的商人、小贩等,均绕道而行。刘知远到瓜地的第三天夜晚,红色怪兽出来了,只见它浑身都是红的,好似一团火,扑将而来。刘知远本有一身好武艺,再说,在李三娘家也练就了训马的好功夫,他蹭的一跃,骑在了怪兽背上,来回一跑就是十八趟,直累得怪兽浑身出汗,全是血色。这个地方,后来人们叫做“溜马道”。原来,这就是有名的汗血宝马。宝马被刘知远训服以后,有仙人指点他,在瓜地掘地三尺,得到金盔金甲、银枪、铜剑三件宝物,投军起事,必有成就。刘知远照而行之,果然得宝。于是,在鸡山南麓拴马古槐,与李三娘哭别夜哭桥,上马直奔汾州去了,南北征战终成霸业,成立后汉称帝(后汉高祖刘知远)。至今,在鸡山还有一株千年古槐,据说就是当年刘知远的拴马槐。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天深夜,正在磨坊推磨的李三娘忽然腹部疼痛难忍,李三娘怕兄嫂加害娇儿,用嘴咬断脐带,人称“咬脐郎”,叫来老家院,连夜送往汾州寻父去了。“咬脐郎”就是后来的颍帝刘承祐。

麻地川村名的由来丨厚重禹州

且说可怜的李三娘被兄嫂相逼白天担水浇麻,晚上推磨磨面,受尽了人间疾苦。为了防止李三娘中途歇息,嫂子还专门请人做了一对尖底儿桶。一次,李三娘正在担水浇麻,忽然,从乔龙山窜出两只黑虎来,吓得李三娘魂不附体,丢下木桶就要逃生。可两只黑虎却完全没有加害李三娘的意思,径直来到水桶边,卧下蜷起身子,使桶里的水一点也没有洒出。后来,李三娘为了纪念两只黑虎,在乔龙山东麓建成一座虎庙,受用人间香火。至今,这座虎庙尚存,被后人供奉为李三娘庙。据石碑记载,曾在清康熙元年重修,并在雍正十三年,栽植柏树两株,现已合抱粗。李三娘白天浇麻,晚上推磨,一受罪就是十六年,而此时,刘知远已经发迹,她还全然不知。由于常年担水在河里趟水行走,连河里石头都被李三娘踩平了。今天,当地还有一歇后语,“扒村河里的石头——片子货”。扒村河古称麻水,有扒村寺门北观音寺对联为证。

麻地川村名的由来丨厚重禹州

有一天,已经长大成人的“咬脐郎”出外狩猎,看见一只白兔,举箭便射。负伤的白兔带箭就跑,“咬脐郎”骑着马在后面紧追不舍。后来,追到一个水井边,却见一位老妪担水,箭却扎在木桶上,他下马求箭,一看,却真的是自己的箭。最后,李三娘道破真情,玉兔相帮母子终得相认,一家团圆。到今天,在麻地川村古寨内,还有一个“玉兔窟”被人们纪念。

麻地川村名的由来丨厚重禹州

李三娘身怀六甲挑水浇麻的行为感动上苍并派两只黑虎前来相助的故事,被元代刘唐卿改编为《刘知远白兔记》南戏,后来发展为京剧,以及川、滇、湘、豫、汉、潮剧等地方剧种,影响力广泛,有《磨房产子》、《井台会》、《磨房会》、《红袍记》等剧种,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因为这段传奇而美丽的爱情故事,留下了“麻地川”这个优美的村名。

文图:李少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