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好端端的汽車品牌,為何就越混越差甚至被邊緣化?

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汽車市場,各個汽車品牌按照每一年的銷量,大致可以劃分為一線、二線及三四線,甚至到十八線……一線品牌不難理解,不管是品牌力還是產品力的確可圈可點,一線普通品牌包括大眾、豐田等;一線豪華品牌則是家喻戶曉的德系ABB;如今中國品牌也開始逐漸形成了第一陣營,吉利、長安、長城成功躋身於此。

那些好端端的汽车品牌,为何就越混越差甚至被边缘化?

大眾朗逸

二線普通品牌則是本田、馬自達等,二線豪華品牌也有不少,凱迪拉克、捷豹路虎等等,至於三四線開外,主要是保持歐式、美式風格的品牌,以及除雷克薩斯之外的日系豪華品牌。不過,一旦說到銷量無法提升的原因,這百八十個品牌有一個共同點,便是歸根於品牌力和認可度不足,消費者花同樣的價錢,並不能收穫一樣的眼光,甚至有失面子。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主因,問題是,每一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後,誰不想提高品牌力?誰不想在當下最大的汽車市場有一番作為?哪怕是以操控見長的路特斯,都準備推出SUV了,不難看出,一個品牌為何淪落到二三四五六線的地步,這其中也分為好幾種情況。

那些好端端的汽车品牌,为何就越混越差甚至被边缘化?

路特斯Elise

1.產品更新換代不及時

三菱原本是汽車界的“紅二代”,出生於三菱重工,可謂是根正苗紅,起家的時候也不差錢,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曾經在WRC賽場大出風頭,按照劇本,三菱應該是走上“車生”巔峰,再收購兼併其他小品牌,形成一個大集團。

那些好端端的汽车品牌,为何就越混越差甚至被边缘化?

三菱EVO

結果事與願違,三菱給中國消費者留下印象的幾款車,估計只剩下“山貓”帕傑羅、歐藍德和翼神了,神車EVO僅僅是存活在車迷口中和販子手中,在新款歐藍德這個“救星”推出之前,三菱更是幾近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境地。

本來在幾年前,雖然翼神的銷量談不上多好,但好歹保留有一絲關注度,尤其是對年輕群體的吸引人挺大。可是三菱重工似乎對銷量感到不滿意,對旗下的汽車業務逐漸失去信心,一段時間內,三菱品牌一直沒有新車問世,始終聽不到換代、改款的消息,要知道每年有大量的新鮮血液湧入汽車市場,一個品牌或者一款車型一旦失去關注度,就會立刻消失在消費者的選擇清單中。

那些好端端的汽车品牌,为何就越混越差甚至被边缘化?

即將國產的三菱Eclipse Cross

2. 水土不服

早在中國古代,老祖宗便總結出南橘北枳的道理,車企也經常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具體就是,一個品牌或許在原廠地,連年進入銷量排行榜的前三甲,結果在中國市場,卻淪落到車型停產的地步,而且,即使做出各種改變和嘗試,最後都無濟於事。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於大眾之外的歐系家用車品牌,PSA集團和雷諾便是教科書般的例子。這兩個集團的車型,口碑基本是頗受好評,設計和操控一樣不落,所以在歐洲的銷量,僅次於壟斷的大眾,而在來到中國之後,並不閤中國消費者的胃口,銷量自然就是排不上號的水平了。

那些好端端的汽车品牌,为何就越混越差甚至被边缘化?

雷諾Clio

畢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歐洲人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緣故,熱衷配備硬朗懸掛的小車,中國剛好是地大物博,向來崇尚“大氣”,如果一款正兒八經的歐洲家用車引進中國,沒有及時拉長或者進行本土化調校,結果肯定是失去銷量,甚至壓根兒沒有人關注。

3. 產品力不盡人意

眾所周知,中國汽車品牌中有不少是藉助“抄襲”起家的,有幾個品牌完成逆襲,如今擁有了自主研發的能力。隨著爆款車型的推出,在近幾年,這些自主品牌成功躋身於一線,開始有了對抗合資品牌的資本和實力,不過在這段過程中,同樣犧牲了不少品牌。

其中便有來自寶島臺灣的納智捷,憑藉唬人的外觀和內飾,成功博得眾人的關注,嚐到了SUV開始崛起的甜頭。但是就產品力而言,納智捷給人的印象並不怎麼樣,沒有樹立起良好的口碑,以至於最後淡出國人的視線。

其實一款車的品牌力和產品力如何,看看車販子願不願意收就知道了,納智捷恐怕是個令車主和二手車商都頭疼的品牌了……要是納智捷能夠把控好質量,在機械層面上多下功夫的話,保底也有二線品牌的水平吧。

那些好端端的汽车品牌,为何就越混越差甚至被边缘化?

納智捷大7 SUV

4. 不迎合消費者需求

這一種情況和“水土不服”雷同,一款車明明擁有不俗的產品力,如果沒辦法契合消費者的需求,那也是白搭,不僅是歐洲車,其實以往的純正美系車同樣如此。

由於美國地大人稀,早前的洲際公路,基本是又直又長,從芝加哥經66號公路,橫跨到洛杉磯,這種幾天幾夜的長途跋涉,誰都希望自己的座駕是一輛動力充沛,坐起來舒服的巡航利器,於是米國人民買車普遍講究全尺寸和大排量。

那些好端端的汽车品牌,为何就越混越差甚至被边缘化?

66號公路

雖然說國人也喜歡大尺寸,然而美系車的大尺寸總要搭配大排量,何況美系車的尺寸越大,定位和定價當然也就上去了,既不存在在中國國產的可能性,額外也需要承擔高昂的排量稅、油費等稅費和後期費用,這種全尺寸的大排量美式車自然是不受歡迎了。

如果一個品牌沒有及時做出改變,好比道奇,根據其現在的產品特性,基本就和中國市場沒什麼緣分了。

那些好端端的汽车品牌,为何就越混越差甚至被边缘化?

道奇Charger

5. 錯失市場發展機會

看看中國的汽車市場,從無到有,再到世界第一大的規模,算下來,不過短短30來年。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後,伴隨經濟的突飛猛進,消費需求的不斷提高,此時迎來了汽車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如果和機會失之交臂的話,那麼現在基本就和一線陣營無緣了。

凱迪拉克和林肯便是代表之一,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甚至更早就已經進入中國,那時候,誰人不識大凱迪和加長林肯啊,論氣場,甚至超越同時代的奔馳和寶馬。

可惜進入21世紀後,美式大轎車集體陷入低迷,沒有持續輸出好產品,再加上讓德系ABB搶先實現了在中國的本地化生產,美系豪華品牌們自此被德國對手們甩在身後。真是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導致品牌建設和產品、經銷商佈局已經慢了好幾拍。

那些好端端的汽车品牌,为何就越混越差甚至被边缘化?

凱迪拉克Eldorado

所以到現在,產品力不相上下的車型,別人在加價賣車,自己只能打折賣車。好在趁當下SUV的熱潮尚未褪去,美系豪華品牌仍然有拉近和德系對手之間距離的機會,但是想要飛上枝頭變鳳凰,恐怕並沒那麼容易。

那些好端端的汽车品牌,为何就越混越差甚至被边缘化?

凱迪拉克XT4

6. 宣傳不到位,定位不精準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現如今,一款好車如果沒有恰當和到位的宣傳、推廣,那就只能消失在茫茫車海中。回想10幾年前,同樣是神龍富康、大眾捷達滿大街跑,一樣當過多年的出租車,當時在國人心中,大眾和雪鐵龍,至少處在同一水平線上,而不是現在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關鍵在於,大眾更懂得如何讓大家知道自己的優勢。第六代高爾夫在2009年的上市無疑是汽車界的一個轉折點,一款在中國販賣的兩廂車,官方定價11.88萬-16.68萬元,換誰都認為不好賣,同時期的1.8L福克斯只要10.89萬,同為1.6L的騏達也便宜了2000元。

那些好端端的汽车品牌,为何就越混越差甚至被边缘化?

大眾高爾夫

大眾的做法是,大力宣傳TSI渦輪機+DSG雙離合變速箱組成的“黃金動力組合”,雖然是1.4L的排量,卻擁有1.8L的動力和1.6L的油耗,沒想到13.58萬的1.4T高爾夫變成了一匹黑馬,一下子風靡全國,甚至引發一股渦輪和雙離合的熱潮。

雪鐵龍身為歐洲廠商,在海外也提供渦輪增壓發動機,卻沒有及時引進和國產。另外雪鐵龍顯然不明白中國消費者的心理,扭力梁非獨立後懸架這個陳年老梗就不說了,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還一直使用四速自動變速箱,最終遭到市場的淘汰,即使豐田用過很長一段時間的4AT,這種事情別給人知道就沒事了。

那些好端端的汽车品牌,为何就越混越差甚至被边缘化?

雪鐵龍C4 VTS

7. 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時代在怎麼變化呢,一方面是消費者的觀念和競品的改變,之前國人熱衷於三廂轎車,在這幾年之間,SUV的份額即將超過轎車,沒有及時佈局SUV產品線的品牌,無疑是落後於別人的腳步了。

再就是國產車的質感有了大幅提升,不再是小作坊的廉價粗糙感,外觀和內飾都更加國際化,大空間+高配置的國產車漸漸獲得國人的認可,在這方面,主打性價比的韓系品牌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再加上政治因素,導致原本韓系車的消費群體紛紛轉向自主品牌。

那些好端端的汽车品牌,为何就越混越差甚至被边缘化?

起亞秀爾

除此之外,政策也是一個風向標,官方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幫助部分品牌實現了新能源領域的份額增長,雖然當下仍然是燃油車當道,不過在未來,新能源領域不僅是各大汽車廠商的市場必爭之地,也是這些所謂的二線品牌翻身的大好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